武則天作為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女皇,她建立武周王朝取代了唐朝,統(tǒng)治天下達(dá)15年之久,用鐵腕手段建立了自己的權(quán)威,她任用酷吏打擊唐朝宗室,豢養(yǎng)男寵維持皇帝生活,到了武則天晚年,由于她80多歲的高齡,經(jīng)常生病,陪在她身邊的只有男寵出身的張氏兄弟。
張氏兄弟就是張易之與張昌宗兄弟兩人,作為武則天寵幸的男寵,兩人依仗女皇的權(quán)勢開始弄權(quán),插手朝政,甚至逼死太子李顯的一子一女,只因為他們私下議論張氏兄弟專權(quán),作為太子,李顯仍然沒有安全感。
朝廷中暗流涌動,武則天晚年對朝政的控制力減弱之后,各方勢力開始爭權(quán)奪利,首先是張氏兄弟,兩人依靠武則天成為朝廷最有權(quán)勢的人,一旦武則天去世,兩人就沒有依靠,他們必須想方設(shè)法在朝廷中站穩(wěn),才能持續(xù)榮華富貴。
武則天
其次就是太子李顯,李顯是武則天的兒子,在唐高宗去世后,李顯曾經(jīng)短暫當(dāng)過皇帝,但被武則天所廢,還被流放到廬陵,后來又被武則天迎回立為太子,李顯一身經(jīng)歷坎坷,在武則天晚年時期,更是擔(dān)心張氏兄弟會奪了他的江山。
最后就是朝廷的官員,武則天建立的是武周王朝,一旦武則天去世,李顯就會即位為帝,朝政就要?dú)w于李唐王朝,從政治角度出發(fā),官員希望李顯即位,但是朝中的張氏兄弟顯然是炙火可熱的權(quán)貴,是政治不穩(wěn)定的因素。
武則天病重之際,朝臣都無法見到女皇,武則天的身邊只有張氏兄弟,如果持續(xù)下去,很有可能給張氏兄弟政變的機(jī)會,宰相張柬之、崔玄暐聯(lián)合中臺右丞敬暉、司刑少卿桓彥范、相王府司馬袁恕己謀劃殺掉張易之和張昌宗兄弟,并將計謀全盤告知太子李顯,得到了李顯的認(rèn)可。
神龍政變
這便是歷史上著名的神龍政變,政變是打著恢復(fù)李唐王朝的旗號進(jìn)行的,政變有兩個目的:一是殺張易之、張昌宗兄弟,二是逼武則天退位,由李顯即位,終結(jié)武周天下,恢復(fù)李唐王朝。
在政變進(jìn)行之前,張柬之、崔玄暐派人迎接李顯,結(jié)果李顯有些害怕,有些不敢去,他很怕自己的母親武則天,大臣們好言相勸,李顯才最終上馬,政變計劃先斬殺張氏兄弟,再面見武則天逼宮。
張柬之率領(lǐng)羽林軍先斬殺了張易之與張昌宗,然后所有參與朝臣與李顯一起進(jìn)入武則天居住的宮殿,武則天大驚,張柬之直接告訴武則天是奉太子的命令斬殺了張易之和張昌宗兄弟,武則天知道自己兒子李顯軟弱,企圖忽悠李顯回去,但被桓彥范等人逼著傳位給李顯。
唐中宗李顯
武則天沒有辦法,只能照辦,之后政變的大臣開始大肆搜捕張易之、張昌宗的黨羽,全部斬首示眾,第二天,武則天頒布良書,讓太子代為處理國政,第三天,武則天傳位于李顯,自此,神龍政變結(jié)束。
李顯即位之后,就是唐中宗,開始論功行賞,神龍政變中功勞最大的是五大臣,分別是:張柬之、崔玄暐、敬暉、桓彥范、袁恕己。
張柬之被封為漢陽王,敬暉被封為平陽王,桓彥范被封為扶陽王,袁恕己被封為南陽王,崔玄暐被封為博陵王,五人合稱五王,這是唐朝第二次封異姓王,在此之前,只有唐高祖時期封了兩位異姓王。
但是張柬之、崔玄暐、敬暉、桓彥范、袁恕己五人的結(jié)局并不好,全部被貶官、流放,然后要么憂郁而死,要么被人殺死,那么問題來了,這五人明明對唐中宗李顯有擁立之功,為什么結(jié)局這么悲慘?
張柬之
1、張柬之
張柬之在第二年先是被貶官,宰相之職被罷免,不久改任襄州刺史,后被流放到瀧州(今廣東羅定),不久郁郁而終死的時候已經(jīng)82歲高齡,死的時候離神龍政變過去僅僅一年多點。
明確地說,張柬之、崔玄暐、敬暉、桓彥范、袁恕己均死于武三思之手,武三思是武則天的侄子,差一點成為武周王朝的繼承人,武則天在位時,武三思權(quán)勢滔天,武則天倒臺之后,唐中宗李顯上臺,武三思與李顯是兒女親家,又是姑表兄弟,武三思仍然受到李顯的信任。
李顯為人懦弱,他的母親武則天非常強(qiáng)勢,自古以來,母強(qiáng)就子弱,李顯即位之后,縱容韋后干預(yù)朝政,韋后有政治野心,想當(dāng)武則天第二,武三思也有政治野心,想進(jìn)一步掌控朝廷,韋后與武三思暗中勾結(jié)起來,組成武韋集團(tuán),企圖奪取最高權(quán)力。
李顯的女婿王同晈看不慣武三思與韋后勾搭,聯(lián)合張仲之、祖延慶、周憬等人,想暗中刺殺武三思,結(jié)果消息泄露,王同晈等人反而被武三思?xì)⑺,看著武三思在朝中胡作非為,張柬之、崔玄暐、敬暉、桓彥范、袁恕己等人勸唐中宗殺武三思,但唐中宗?yōu)柔寡斷,不肯殺武三思,反而信任武三思。
武則天侄子武三思
武三思知道了張柬之等人要?dú)⒆约褐螅烷_始對付五人,他不斷向唐中宗李顯詆毀五人,武三思以五人居功自傲、獨(dú)斷專行、大權(quán)在握為由,建議唐中宗李顯將五人封王并且罷免相位,以明升暗降之計剝奪了五人的實權(quán)。
五人沒了實權(quán),就被武三思逐個擊破,武三思配韋后配合,此時的韋后就像當(dāng)年的武則天一樣,逐漸干預(yù)朝政并掌控了實權(quán),朝廷部分詔書都是韋后下達(dá)的,張柬之先是被調(diào)任為襄州(湖北襄樊)刺史,武三思還不放心,后來又把張柬之流放到更遙遠(yuǎn)的廣東,最終導(dǎo)致82歲高齡的張柬之憂郁而死。
2、敬暉
敬暉也好不到去,在神龍政變的次年,敬暉被罷免宰相,然后被不斷貶官流放,先是被貶為滑州刺史、朗州刺史,后來又被貶為崖州司馬,連王爵也被削去,再后來敬暉被流放瓊州(今海南。,禁錮終身,最后被武三思假傳圣旨派人凌遲處死了敬暉。
敬暉
五人被罷相后,敬暉同樣是任武三思宰割,武三思還誣陷敬暉參與了王同皎謀反的事件,并指使他人暗中向朝廷告發(fā),唐中宗剝奪了敬暉的爵位,將他貶為崖州司馬,不久,武三思又誣陷敬暉等人誣陷韋后并謀反,唐中宗將敬暉流放并禁錮終身。
武三思還不滿足,請求誅滅敬暉三族,唐中宗不答應(yīng),武三思假傳圣旨,派周利貞將敬暉凌遲處死,此時離神龍政變僅過去一年。
3、崔玄暐
崔玄暐被罷相之后,先被貶為均州(今湖北丹江口)刺史,后又被武三思誣陷參與王同皎謀反一案,又被貶為白州(今廣西博白)司馬,并削去爵位,武三思又繼續(xù)誣陷崔玄暐,被唐中宗流放古州,崔玄暐在流放途中病逝,時年69歲,此時離神龍政變過去僅一年。崔玄暐
4、桓彥范
神龍政變后,桓彥范勸唐中宗禁止韋后參政,唐中宗不聽,桓彥范被罷相后,被貶為濠州刺史,不久又被誣陷參與王同皎謀反,唐中宗將桓彥范貶為瀧州司馬,并削去爵位,不久,武三思再次誣陷桓彥范,唐中宗將桓彥范流放瀼州(今廣西上思),并禁錮終身。
武三思并不死心,請求唐中宗誅滅桓彥范三族,唐中宗不同意,武三思便假傳圣旨,命令周利貞殺在貴州殺死桓彥范,時年54歲,離神龍政變過去僅一年時間。
5、袁恕己
袁恕己被貶官后,先被貶為豫州刺史,后改為郢州刺史,不久被武三思誣陷參與王同皎謀反,被唐中宗貶為竇州(今廣東信宜)司馬,并剝奪封爵。
袁恕己
不久,武三思再次誣陷袁恕己,再次被唐中宗流放環(huán)州(今甘肅省慶陽市環(huán)縣),武三思指使周利貞殺死袁恕己,離神龍政變過去僅一年。
五人不斷被貶官,不斷被流放,又被人暗殺,這其中固然是武三思的手段,但是整個過程中,唐中宗李顯像個木偶一樣任人擺布,毫無主見,不能分辨忠奸,放縱韋后干政,放縱武三思?xì)埡χ伊迹驹蚓褪翘浦凶诶铒@昏庸無能,他唯一不同意武三思的就是沒有誅滅五大臣的家族,但五大功臣卻因他而死。
從某種意義上說,李顯也是害死五人的間接責(zé)任人,武三思是直接責(zé)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