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探秘志 > 科學探索 > 正文

幼年緊跟單親媽,成年單身獨行俠,虎鼬是如何變成易危物種的?

年幼時不見父親蹤影,只能跟著單親母親艱難成長。長大后自立門戶,卻獨來獨往,很少與同類合作共處,虎鼬是如何變成“易危”物種的?

炎炎酷夏,新疆克拉瑪依一所廠區(qū)突然闖入一位不速之客!來者身披虎皮裙、身后一條毛尾,來去匆匆如入無人之境,聽說真要動起手來,它能變幻身姿,放大身形。難道是傳說中途徑火焰山的孫悟空勿入此地?莫慌,其實來者并非什么猴子,而是另一種神奇動物——虎鼬。

闖入廠區(qū)的虎鼬身長二十多公分,渾身棕黃相間的虎皮,毛茸茸的長尾,還頂著一張黑白相間的熊貓臉,甚是可愛。不過,你可千萬別被它萌新的外表迷惑了。它可是大名鼎鼎的平頭哥蜜獾的近親。據說在戰(zhàn)斗時,虎鼬會變大,兇狠異常。

據野生動植物保護協(xié)會分析,這只幼年虎鼬可能是迷路才會出現在克拉瑪依一帶。虎鼬本身是國家三有保護野生動物(有益、有重要經濟價值、有科學研究價值),因此當地人抓住它之后把他放生到野外了。

那么虎鼬到底是什么來頭?

虎鼬是《山海經》中記載的馬腹么?

我國對于虎鼬最早的記載,可能要算是在先秦時期流傳的奇書《山海經》了。該書中曾有記載“有獸焉,其名曰馬腹,其狀如人面虎身……”,F在看來《山海經》所記載之奇獸怪志多是當時人的想象。但戰(zhàn)國時期的先人是如何想象到眾多古怪的神獸呢?勢必是現實之中有類似的原型。由于當時人們的認知有限,加上信息流通不便,往往就會出現夸張的描述了。

那書中記載的馬腹究竟從何而來?現在看來,虎鼬算是最接近其描述的動物了。它一身虎紋,剛好符合“虎身”的描述。一張熊貓臉或許與“人面”相去甚遠,但當虎鼬直立身形時,萌新可愛的表情頗有幾分小孩子做錯事之后的神貌;蛟S,這也是“人面”來源的可能。在加上在當時的中原腹地很少見到它的身影,只能從塞外番邦流傳關于它的傳說。經過多次信息加工,就成了書中描述的樣子。

其實虎鼬的真實出身并不差,說起它的近期,那可都是厲害角色:

虎鼬是平頭哥、黃大仙的近親!

虎鼬是鼬科里的一員,而這鼬科包含22個屬、59個種的動物,其中就包含“平頭哥”蜜獾,和“黃大仙”黃鼬。

平頭哥的故事想必大家都比較了解,一位人很話不多的狠角色,闖蕩江湖多年,秉持著不服就干的理念,就連面對獅子都毫不懼怕。

虎鼬雖然不及平頭哥一樣生猛,但是自身也是戰(zhàn)斗力爆表:凡是比自己體型小的,都敢出手;體型比自己大一點的,也不在話下。作為肉食猛獸,虎鼬在它的領域是絕對的強者。

當虎鼬感覺受到危險時,會拱起脊背、豎起尾巴,讓渾身的毛發(fā)如同“炸開”,瞬間放大自己的身形,用自己的氣場壓倒敵人,如果此時的敵人還不知進退,那虎鼬可就要給它真實而恐怖的“氣場”了。

“黃大仙”學名黃鼬,俗稱黃鼠狼,其成名絕技就是放屁!

作為黃大仙的近期,虎鼬也學會了這一招數,當面對強敵,虎鼬會從肛門腺釋放一種分泌物,奇臭無比,會直接熏跑對手。這種神奇的技能,連黃大仙本仙見了都要稱贊一聲,學到了它的真?zhèn)鳌?/p>

其實,虎鼬不僅有近親屬性的加持,自身的技能也絲毫不弱。單憑個人能力,虎鼬就足以名震江湖了:

一夜端掉十窩鼠 一口咬住蜥蜴頭

在西北廣袤的戈壁、荒漠之中,嚙齒類鼠輩在地下掘洞躲避嚴寒酷暑,以植物地下根莖為食。這些老鼠每天都要吃掉自身重量兩成的植物根莖,使得當地的植被難以大面積存活。尤其當人類開始進行農作物栽種后,老鼠的破壞讓農作物根莖、幼苗、果實都很難幸免。當地農民苦鼠類久矣。

而號稱“沙漠警察”的虎鼬則大顯身手:它前爪鋒利有力、擅長挖掘,以掘洞捕獵的方式對鼠類實施了降維打擊。只要虎鼬鉆入地下洞穴,當它出來時一般嘴里都會叼著戰(zhàn)利品。即便小老鼠躲在縫隙里,都能被它挖出來,十足的“全家捅”。

在賀蘭山一帶,它曾創(chuàng)下過一只虎鼬一夜之間端掉十幾窩沙鼠,方圓幾里內鼠患盡除。由此虎鼬一戰(zhàn)成名,在江湖中打響了名號。

虎鼬自身還有冬眠的需求,因此每年秋日都是虎鼬大量捕獵沙鼠、跳鼠、黃鼠等鼠類的季節(jié),對當地農民的秋季豐收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條件。

除了鼠類,虎鼬還會以蜥蜴為食。蜥蜴是荒漠里的偽裝大師,在荒涼的土地上,想要肉眼分辨蜥蜴實屬不易。而虎鼬天生視力差,更是難以辨別蜥蜴。不過虎鼬嗅覺異常靈敏,即便是在上風頭也能輕松辨別食物的方位。

捕獵時,虎鼬利用腳底的掌墊、趾墊悄無聲息地接近蜥蜴,趁其不備一口咬住蜥蜴的頭顱,將其活活咬死?蓱z一代荒漠偽裝大師,在虎鼬面前無所遁形,走得悄無聲息。

有朋友想問,為何虎鼬會如此厲害?那我們不得不從它悲慘的身世講起:

幼年緊跟單親媽 成年單身獨行俠

虎鼬的父親是個妥妥的“渣男”,孩子出生時就已經不見了蹤影。小小虎鼬只能靠單親母親來喂養(yǎng)。在喝了一個多月的母乳后,虎鼬才睜開了自己的眼睛,第一次看到世界的樣子。

通;Ⅶ鴷腥狡邆兄弟姐妹。年幼時的虎鼬隨母親外出覓食,大家排成一排跟在母親身后,彎腰弓背接連前進。由于每只身上都有虎紋,遠遠望去虎鼬隊伍如同一直斑紋花龍,因此虎鼬得名“花地龍”。

但母親含辛茹苦把孩子們拉扯大了,到兩個多月的時候,虎鼬就要離開母親獨立生活了。

可能是由于父愛的缺失,虎鼬都喜歡獨來獨往。

在東歐、中東、西亞、東亞北部都有虎鼬的蹤影,但是每只虎鼬都有自己獨立的地盤。但凡有個同類出現,闖入自己的領地,毫不分說,直接開干。這種同類相互攻擊的行為導致了虎鼬一直是獨來獨往的獨行俠,有時候真擔心,這樣的體質如何能找到對象?

開篇我們的曾提到,虎鼬是國家三有保護動物。其實在2008年《世界自然保護聯(lián)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早就將其納入“易危”級別。

之所以虎鼬如此稀少,一方面是它母胎單身的直男癌太盛,另一方面是它的棲息地越來越少。畢竟每個地盤內有且僅有一只虎鼬,想要擴大種群,談何容易?

虎嗅雖然本領強悍,但終究仍是抵不過環(huán)境的變化,生存條件堪憂。作為我們人類農作物的守護者,虎嗅理應收到人類的關注與保護。這不僅僅是對虎嗅的負責,更是對我們人類自身的負責。希望多年之后在野外的荒原之上,仍能見到虎嗅萌新的樣貌與矯健的身姿。

分享至:

科學探索相關

郵箱不能為空
留下您的寶貴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