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子奪嫡”是清朝歷史上有名的皇位之爭,在這場皇位爭斗中,四阿哥胤禛(雍正皇帝),成為了最后的勝利者,而其他幾位皇子,都或多或少遭到了雍正的報復。
不過在這些皇子之中,有一個人卻選擇了明哲保身,他雖然手握軍權(quán),但從來沒有參加過皇位之爭。
也正因如此,他才沒有被雍正給盯上,反而在雍正死后,還得到了乾隆的賞識,最后壽終正寢。
他就是康熙帝最長壽的兒子——十二皇子胤祹(胤字犯了雍正的名諱,后來改名為允祹),他的身上到底有著什么樣故事呢?
遠離爭斗
允祹,并非皇后所生,他的生母定嬪位分不高,若論起出身,允祹比起幾個皇子都要遜色一籌,所以在皇位之爭中,他并沒有任何優(yōu)勢可言。
在清朝,身份卑微的嬪妃們,根本沒有撫養(yǎng)皇子的權(quán)力,就算是親生的,也要將孩子交給皇后或者太后來養(yǎng)。
但允祹卻是個例外,他是被一個名叫蘇麻喇姑的宮女撫養(yǎng)長大的。
蘇麻喇姑可不是一般人,她從小陪伴在康熙的身邊,兩人一起長大,一起讀書,對于康熙來說,蘇麻喇姑已經(jīng)不單單是一個宮女那么簡單了,她更像是康熙的家人。
在蘇麻喇姑的影響下,允祹也養(yǎng)成了不爭不搶,淡泊名利的性格,這對允祹來說是一件好事,也正因如此,才保了他一世的清貴。
有允祹在身邊,蘇麻喇姑的晚年過得很是幸福,康熙見允祹如此孝順,對他十分滿意,便賞賜了允祹固山貝子的爵位,那一年,允祹才二十五歲。
康熙二廢太子后,就意味著太子沒有東山再起的可能性了,所以那些野心勃勃的皇子們,就開始分成不同的派系,互相鉤心斗角。
但允祹似乎早已看穿了皇位之爭背后的殘酷和血腥,他沒有站到任何一支陣營中,也沒有為自己爭奪皇位,而是專心致志地做好手中的事情,完成康熙交給他的任務(wù)。
于是幾年之后,康熙就冊封允祹為多羅履郡王,還讓允祹掌握著讓所有皇子都眼紅的兵權(quán)。
但即便如此,允祹也沒有利欲熏心,更沒有參與到九龍奪嫡中去,而是繼續(xù)過著自己逍遙自在的日子。
恪盡職守
九龍奪嫡最終以四皇子登上皇位,八皇子被囚禁結(jié)束。
雍正登基后,便對朝中進行了一次大清洗,將其余皇子爭奪皇位的殘余勢力一網(wǎng)打盡,以求穩(wěn)住大清王朝的政局,不讓他們有任何的異動。
雍正為人多疑,縱然允祹沒有參與皇位之爭,但他也不能保證允祹以后不會造反,所以雍正隨便找了一個借口,將允祹貶了職。
允祹對此并沒有任何的怨言,對他來說,不管在哪里,都要完成皇上交給他的任務(wù)。
也正是因為允祹這樣置身事外的態(tài)度,雍正才會對他放松警惕,并且在幾年之后就開始重用他。
就這樣,允祹一直兢兢業(yè)業(yè)地工作到雍正去世,乾隆登基為帝。
在乾隆看來,允祹是父皇的手足兄弟,性格溫和,不喜歡爭權(quán)奪位,這對他來說,無疑是一大得力助手。
因此,乾隆對這個叔叔也是十分尊重,不僅冊封他為和碩履親王,還讓他負責祭祀之類的事情。
到了這個時候,允祹先后經(jīng)歷了康熙,雍正,乾隆三個朝代,并且都身居要職,手握重權(quán),可見允祹的能力有多強,以及對大清王朝有多忠誠。
直到七十多歲的時候,允祹還在工作崗位上發(fā)光發(fā)熱,后來還被乾隆任命為軍機處的要臣。
甚至于允祹的兒子不幸離世之后,乾隆也直接將自己的兒子過繼給了允祹,由此可見,乾隆對允祹是何等的敬重和信任。
允祹一直活到了78歲才去世,在康熙的眾多皇子里,他是最長壽、結(jié)局也最好的那一個,因為其他的兄弟們,不是被終身囚禁,就是因為爭奪皇位而死,個個下場都十分凄慘。
只有允祹一人,在朝堂上混的風生水起,還成為了親王,這是所有皇子都不能比擬的。
但凡他當初有一點爭奪皇位的心思,都將會是另外一個結(ji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