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探秘志 > 歷史趣聞 > 正文

雍正王朝:年羹堯送禮,不收禮的張廷玉為何只留下天麻?蘊藏深意

在電視劇《雍正王朝》中,有這么一段意味深長的情節(jié)。

當(dāng)時還是四川提督的年羹堯,得了雍正和胤祥的命令,率領(lǐng)五百將士,到江夏鎮(zhèn)抓捕任伯安和劉八女。

但在此之前,年羹堯還需要先去南京面見皇上。不過,此時的康熙正在南巡途中,并沒有時間接見年羹堯,所以康熙便讓張廷玉出面代替他。

而康熙這一舉動,正中了年羹堯的下懷,因為他此行的主要目的,就是給張廷玉送禮。

年羹堯的禮物

從當(dāng)時的政局來看,年羹堯雖然官至從一品提督,但論起圣寵程度和朝堂影響力,遠遠不如能“直通圣意”的張廷玉

當(dāng)初要不是張廷玉將年羹堯在四川剿匪的戰(zhàn)績,上奏給了康熙,年羹堯也不會有后來連升三級的殊榮。

更何況,年羹堯本身還是個趨炎附勢、爭權(quán)奪利之人,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年羹堯給張廷玉送禮,都是意料之內(nèi),情理之中的事情。

不過年羹堯此番送禮,并不只是為了討好張廷玉,而張廷玉更加不是貪污受賄,徇私枉法之人。所以這次官場上極為常見的“私相授受”,過程并不順利,其中更是大有深意。

我們先從年羹堯為張廷玉準(zhǔn)備的禮物上說起,橘子、竹扇、蜀錦、天麻,這四樣都是一些不值錢的東西。

因為年羹堯深知張廷玉為官清廉,若是送去金銀珠寶,恐怕還沒進門,就會被他攆出去,只有這些看起來稀疏平常的小玩意兒,才能達到他此行的目的。

而對于年羹堯帶來的禮物,張廷玉起初并未接受,還說了句:

“你不應(yīng)該給我送禮物。”

仔細(xì)品味張廷玉這句話,我們可以從中得出兩層含義將這句話的重音落在“我”字上的時候,張廷玉是在說自己兩袖清風(fēng),剛正不阿,年羹堯不應(yīng)該給自己送禮物。

將重音放在“你”字上的時候,張廷玉又是在強調(diào)大清律法森嚴(yán),官官相授實乃大罪,年羹堯不應(yīng)該知法犯法。

年羹堯聽到張廷玉的話后,只是微微笑道:

“我知道中堂大人您清廉正直,從不收禮,這幾筐橘子不過是四川那邊的特產(chǎn)罷了,只是給您嘗嘗鮮,竹扇也只是文人之間互相贈送的雅禮,而蜀錦和天麻,是我作為晚輩,孝敬老夫人的。”

接著年羹堯又說,他把張廷玉當(dāng)長輩,晚輩登門拜訪本就應(yīng)該準(zhǔn)備禮品,讓張廷玉看在他的面子上,收下這些東西。

年羹堯這些話說得很有水準(zhǔn),他這是在變相地向張廷玉表明,自己雖然只是個提督,但身后還站著雍正,就算不給自己面子,也得給雍正幾分薄面。

張廷玉聽到這些話后,臉色微微一變,只能應(yīng)承下來。

張廷玉的應(yīng)對

不過在這些禮物中,張廷玉只收下了天麻,其余的全部物歸原主,并且張廷玉還當(dāng)即回送了年羹堯一支湖筆,這樣一來,也算坐實了年羹堯所說的讀書人之間的贈禮。

看到這里,不知道你會不會有點好奇,為什么張廷玉不收橘子,不收價值更高的蜀錦和竹扇,偏偏只收下了這一味中藥天麻?其實,這都是和年羹堯送這些禮物代表的含義上來說了。

首先,橘子是四川特產(chǎn),這就是在提醒張廷玉,自己的官位現(xiàn)在是四川提督。

竹扇在古代的確是讀書人之間結(jié)交會贈送的禮物,但在官場上送竹扇,就是想要“結(jié)黨”的意思。

蜀錦這個禮物十分貴重,中國有個成語叫做“錦繡前程”年羹堯送蜀錦,不過是在試探張廷玉有沒有想要提拔自己的心思

最后的天麻,則是年羹堯為自己準(zhǔn)備的臺階,送此禮的時候,年羹堯點明了是送給老夫人的,一來是向張廷玉表達祝愿其母親健康長壽的心意,博得張廷玉的好感。

二來是表明自己話都說到這地步上了,你就算是看在我一片孝心的份上,也要收下我的東西。

看得出來,年羹堯這次來找張廷玉,可謂是下了一番“功夫”的,無論是送的東西,還是說的話,都是年羹堯精心安排過的。

他這么做,一方面是為了和張廷玉套近乎,另一方面,也是想試探一下張廷玉對自己的看法,看看自己和張廷玉的交情,究竟達到了什么程度。

而張廷玉在官場沉浮了多年,早就是個人精了,對年羹堯的心思也是了如指掌。

所以他才只收下天麻,表明自己的態(tài)度,平日里提點兩句是可以的,但想要和我結(jié)黨營私,那就沒門。

不得不說,年羹堯和張廷玉這場對手戲,真的是精彩異常,做的每一個動作 ,說的每一句話,都飽含深意,

所謂的高手過招,點到為止,大概就是這個樣子了。

分享至:

歷史趣聞相關(guān)

郵箱不能為空
留下您的寶貴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