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文章之前,客官可以動動手指點個關注,與作者互動,積極參與討論吧!
#知識創(chuàng)作人#
——你是什么血型的?
——o型血。
——那你一定很招蚊子吧?
——??不,我不招。
2019年,一項發(fā)布在美國昆蟲學雜志上的研究統(tǒng)計顯示,
蚊子在面對不同血型的人時,從O型血那里進食的次數(shù)比其它血型多,因此得出結論,蚊子更喜歡O型血。

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你會發(fā)現(xiàn),也有很多O型血人群并不招蚊子,單純的統(tǒng)計學并不能說明血型的決定性作用。
可惜的是,基于這樣的固有印象,已經有很多人認為血型決定了生物行為,進而決定了人的機體特征表現(xiàn),甚至是
壽命長短。今天咱們就來聊聊這個問題。
人群的血型究竟有多少種?
一直在說血型決定了什么,那你知道人類一共有多少種血型嗎?

截至2022年11月,全球已知的血型種類達到了44種,最新一種血型系統(tǒng)被稱為“Er”,估計大部分人聽都沒有聽過。
目前人類最主要的血型系統(tǒng)有兩種,
一種是ABO血型系統(tǒng),一種是Rh血型系統(tǒng),主要是依靠紅細胞上的特異性抗原決定的。
ABO血型系統(tǒng)主要包含四種血型,也就是我們常說的
A型血、B型血、AB型血以及O型血。其中如果紅細胞中除了有ABO抗原外,還存在
RhD抗原的有無,那么這四種血型又可以細分為
8種血型。

像我們俗稱的
熊貓血,就是
Rh陰性血,在我國大部分人群中,
Rh陰性血的人群數(shù)量僅占1%左右,一旦遇見意外,這類血型的人群極易面臨血庫空缺的問題。
值得一提的是,不同血型的表現(xiàn)不僅僅在于抗原和抗體的不同,比如A型血的血液黏稠度就比其它血型高,血液循環(huán)容易受到影響,而晚出現(xiàn)的B型血消化吸收能力比A型血強,如果不注意飲食結構和量,就容易變胖。
那這么說,血型在一定程度上是會決定人的生物特征了?話不能說的這么死。
血型決定壽命嗎?
早前美國史蒂芬·M、魏斯貝格以及克里斯蒂安奴就做過一份5000人的調查報告,證明
O型血人群是最長壽的人群,A型血人群則是活得最短的人群,前者平均年齡達87歲,后者平均年齡只有62歲。
于是乎,“O型血人群更為長壽”的言論開始甚囂塵上。但這個結論真的有依據(jù)嗎?

小編查詢了相關資料,發(fā)現(xiàn)在2015年,一項名為《The difference between different blood types》(根據(jù)你的血型,或多或少的生活)的研究報告也曾顯示,
與其它血型相比,O型血出現(xiàn)靜脈血栓問題的風險性更小,患心肌梗死、心絞痛以及其它缺血疾病的概率更低。

這似乎說明了ABO血型與人類壽命的潛在關聯(lián)。但是該文作者隨即還表示,這無法下定論,因為
此前有好幾個關于血型與壽命之間關系的實驗報告結果都相互矛盾。比如下面這兩篇,一篇表示B型血可能意味著長壽,另一篇卻說B型血可能是早期死亡的標志。
事實上,不止國外的統(tǒng)計報告相互矛盾,在國內也有不同的結果。比如1981年,國內學者對長春地區(qū)90歲以上的老人做了血型統(tǒng)計研究,發(fā)現(xiàn)里面O型血分布較少,而A型血分布較多。
再比如2001年對維吾爾族長壽老人的遺傳多態(tài)性研究中,發(fā)現(xiàn)B型血數(shù)量多于A型血,O型血反而是最少的那一個,這跟國內其它地區(qū)不一樣。
因此我們知道,
血型并不是壽命長短的決定因素。就跟上文中O型血吸蚊子、B型血要長胖的意思是一樣的,
血型可能從某種統(tǒng)計學意義上,影響了人類的生物表現(xiàn)特征,但是它并不是關鍵點。

一個人招蚊子,可能是因為呼吸頻率、出汗量、衣服顏色、使用了什么化妝品等等原因,一個人容易長胖,可能是因為吃的太多,飲食結構不均勻,不運動等等,到了現(xiàn)代社會,影響人類各種狀態(tài)的因素太多了。
就像壽命,真要說起來,血型的影響估計還比不上大家熬夜的影響。一般長壽人群跟其它人群的區(qū)別,會體現(xiàn)在
生活規(guī)律、飲食方式、體力勞動、遺傳基因等等方面,你想要活得更久,那就健康生活,多運動,多吃蔬菜水果。

當然了,也有人一出生就注定掌控不了自己的壽命,這種人主要受基因控制。
人類壽命的決定性因素會是什么?
血型不一定會對你壽命造成影響,但
基因缺陷卻是實實在在能讓你感到痛苦的存在。
一般而言,
人體內基因因為某種原因不能夠行使正常功能的情況,都被稱為基因缺陷,它會誘導多種疾病的發(fā)生,其中不乏一些致死性遺傳病。

像大家熟悉的
血友病、先天性心臟病、鐮刀型細胞貧血癥等等,都屬于基因缺陷性疾病,這類人群極易因為某些因素影響,失去生命。最重要的是,難以被完全治愈。
顯而易見,他們的壽命從開始便受到了威脅。

不過除了先天性疾病影響,基因本身的狀態(tài)也在影響著人類的壽命。
人類基因主要位于染色體上,而
染色體末端有一段基因的非編碼重復序列,被稱為“端粒”。有研究顯示,
端粒的長短決定了細胞分裂次數(shù),它控制了細胞的衰老和死亡,也控制了人類的壽命長短。
不過人類端粒的長度是從出生那一刻便固定了的,端粒越長,縮短的時間就越長,壽命也就越長。
人體細胞平均每年丟失35~150個堿基對的端粒序列,當端?s短到一定程度時,人體開始慢慢衰老,染色體將變得越來越不穩(wěn)定,心血管疾病、神經退行性疾病、自身免疫病甚至癌癥等也會隨之襲來。

因此,人類能夠活多久,從某種角度上來說,一開始就是注定好了的。
不過正如上文所說,外界環(huán)境很重要,
基因對于人類壽命的影響只有30%,剩下70%是外界影響,還是要靠自己去維護爭取。那么,你們知不知道什么長壽的“秘訣”呢?不妨在評論區(qū)分享出來,跟大家一起討論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