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母三遷的故事在我國人盡皆知,講的是孟母為了給孟子一個良好的環(huán)境,將家搬遷了三次,那么孟母三遷的故事發(fā)生在哪里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孟母三遷的故事當中,孟母為了孟子搬遷了三次,那么孟母三遷的故事發(fā)生在哪里呢?分別是鄒縣城北的馬鞍山下(今名鳧村,現(xiàn)屬曲阜市),之后搬到了鄒縣城西廟戶營,最后才搬到了學宮之旁。
雖然在孟母三遷的歷史典故當中,孟母確實是將家搬遷了三次,但是在孟母三遷這個成語當中的“三”,指的其實是多次、屢次,而不是具體的“三次”,類似的用法還有“三思而后行”,同樣是指多次思考之后再行動,而不是真的具體到思考三次再行動。
孟子小時候和母親居住的地方離著墓地很近,所以孟子和其他的小孩子一樣,學著大人跪拜哭嚎的樣子,玩辦喪事的游戲。孟母看到之后覺得這個地方不適合孩子居住,所以帶著孟子搬家,搬到了市集旁居住。
搬到市集旁居住之后,孟子又開始學著商人的模樣,一會兒吆喝一會兒討價還價,孟母看到之后覺得這個地方同樣不適合孩子居住,因此再度搬家,這次搬到了學宮旁居住。
孟母帶著孟子搬到學宮旁之后,孟子開始跟著先生一起學習,也開始慢慢變得懂禮貌、喜歡讀書起來。孟母這才滿意的點了點頭,放心的在此居住了下來。
孟母三遷這個故事通過孟母為了孟子能夠有一個好的學習環(huán)境,因此多次搬家的表現(xiàn),來指代父母用心良苦的培養(yǎng)孩子,現(xiàn)如今人們更多是用孟母三遷來表示接近好的人、事、物才能夠學習到好的東西,類似的成語還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感興趣的朋友還可以了解一下死灰復燃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