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艘“長賜號”輪船的擱淺使得蘇伊士運河這條航道的問題再次暴露在世人眼前。蘇伊士運河長久以來承載著歐洲、非洲以及亞洲之間的水上運輸。然而蘇伊士運河的河道卻非常窄,時常會對運輸造成影響,那么蘇伊士運河為什么這么窄呢?
蘇伊士運河開通自1869年,當時埃及還是英國的殖民地,是英國主持挖掘的蘇伊士運河,為此埃及死了不少人。此后蘇伊士運河一直被英國把控著,直到埃及獨立之后才將蘇伊士運河的主權拿回來。
而蘇伊士運河在最初通航的時候,只是一條深8米,寬22米的運河,勉強能夠通航載重比較小的船舶,而且南北往來只能單向同行。后來為了能夠讓相對而行的船只可以錯開,建設者在每隔8-10公里左右的位置就建設了一個延伸道運河兩岸的河灣,讓船只可以在這里進行等待避靠。
后來從19世紀末期開始道20世紀60年代,蘇伊士運河不斷擴展深度和寬度,最窄的地方都有55米。此后由于經濟全球化,埃及政府為了商機,將河道繼續(xù)拓寬,到如今已經有了313米寬。只是在河道不斷變寬的同時,船只的體積也在不斷變大,因此現(xiàn)如今的蘇伊士運河依然顯得狹窄和擁擠。
蘇伊士運河是全世界最重要的水上航線,埃及政府也想拓寬,然而拓寬運河是一項大工程,要關閉蘇伊士運河的運行,再進行拓寬,這期間的損失以及拓寬運河的花費,都不是埃及能夠承擔的后果。因此不到萬不得已,埃及政府并不會對蘇伊士運河進行拓寬。這也是運河如此窄的原因。而蘇伊士運河也因此被評為全世界最擁擠的十個地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