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的姐妹應(yīng)該稱呼姑媽,如果爸爸只有一個姐妹的話,就不用區(qū)分大小,但如果爸爸有兩個或者是兩個以上的姐妹,就需要按照輩分來區(qū)分大小了,如果比爸爸或者是其他姐妹年長的話,就稱大姑媽,如果比爸爸或者是其他姐妹小的話,就稱小姑媽。
姑媽是指爸爸的親姐妹,或者這是與爸爸同輩的姐妹,都稱為姑媽;而姨媽則是媽媽的親姐妹,或者是與媽媽同輩的姐妹,都稱呼為姨媽。如果是爸爸的親姐妹的話,直接稱呼姑媽就可以,但如果跟爸爸是堂兄姐妹或者是表兄姐妹的話,則一律稱呼為表姑媽,姨媽的稱呼也是同樣的道理。在所有的家庭成員中,一般只要是有血緣關(guān)系的,都會有一個特殊的稱呼,而且關(guān)系不同也會有不一樣的稱呼,這樣很容易區(qū)分。
姑姑的正式叫法一般有兩種,分別是姑姑和姑媽,有些地方也會稱姑姑為姑婆或姑母。在河南的某些地區(qū),會稱爸爸的姐姐為嫲嫲,妹妹則稱為姑姑,這種叫法是為了區(qū)分大小和輩分的。當(dāng)然,不同地區(qū)對于姑姑的叫法也是不同的,像四川人,一般會稱姑姑為姑娘,而江蘇人對于姑姑的叫法更是有兩種,一般稱比父親大的為姆姆,稱比父親小的為孃孃。
爸爸的弟弟一般稱叔父或者是叔叔,但這種叫法只限于爸爸的親弟弟,如果與爸爸是表兄弟的話,需要稱呼表叔。爸爸的弟媳應(yīng)該叫嬸嬸或者是嬸娘,這兩種稱呼法是最常見的。其實,現(xiàn)在叔叔這個稱呼的應(yīng)用是比較廣泛的,如果爸爸有一位比較年輕的朋友,也可以稱為叔叔,表示對他人的尊重。中國的稱呼有很多,假如弄錯了就很尷尬了,比如說親家母是對誰的稱呼之類的問題,大家還是搞清楚為妙,免得傷了和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