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伯溫憂心忡忡,對朱元璋說:臣耗時6個半月,巡查4省8府29縣,歐陽倫一案已查清楚詳情在奏章里,請皇上御覽。朱元璋道:你說重點吧!這個以后慢慢看!
劉伯溫奏:駙馬都尉歐陽倫,違反朝廷茶馬禁令,利用職權指使家仆私販茶,鹽至甘陜邊境,再從邊外買回馬,羊販至內地。只這一次,他們一進一出就賺取白銀296萬兩。甘肅巡檢司吏屬發(fā)現后,家仆周保將其殺人滅口。與此案有關的證詞,證物,在奏章里都說明了。朱元璋聽后,大怒道:歐陽倫這個混賬,膽大包天!我要斬了他。
歐陽倫,普通家庭出身,毫無功勛與背景。因考中進士,被朱元璋看中。洪武14年(公元1381年)底,朱元璋將第四女安慶公主下嫁歐陽倫。就這樣,歐陽倫做了朱元璋女婿,成了駙馬。太子去世后,朱元璋大肆清除勛貴,開始用女婿給自己辦事。
《太祖皇帝欽錄》記載:“洪武二十七年二月十七日,欽差駙馬歐陽倫、王寧到來,傳奉圣旨:撥與燕府羊一萬只。欽此。一件,著世子回國,欽此。”可以看出,駙馬歐陽倫,經常前往各府傳旨。作為朱元璋和親王的聯絡人,歐陽倫卻借著傳旨的機會假公濟私。
在明朝,茶葉是牽制“西番”的重要物資。西部番族因飲食習慣需大量茶葉。但本地區(qū)不產茶葉,只能通過陜西和四川向中原地區(qū)購買。
但是,這些人又沒有太多錢來買茶。朱元璋趁機讓他們拿戰(zhàn)馬來換茶葉。通過這樣以貨易貨的方式,雙方各取所需,皆大歡喜。
茶馬貿易利潤豐厚,一直是控制在朝廷手里。但任何事只要利潤大,就會有人鉆營。因此,出現了販賣私茶,嚴重沖擊了茶葉價格,這種破壞朝廷制度的行為引起了朱元璋重視。洪武三十年三月,朱元璋讓兵部戒諭守邊將士嚴格巡查,禁止私茶出境。
《明太祖實錄卷二百五十一》記載:“(洪武三十年三月)壬午,敕兵部曰:……尚恐邊衛(wèi)將士巡防不嚴,私茶出境。爾兵部備傳朕意,諭邊守者知之。”
朱元璋頒布禁令三個月后,歐陽倫駙馬犯事。頂風作案,太讓朱元璋失望了!
劉伯溫接著奏道:事已到此,本可以結案了,但臣心存疑惑:為何區(qū)區(qū)一個家仆就能帶領一支龐大的商旅,通過關隘暢行無阻?,難道我們的城關,哨卡,軍所都形同虛設?于是,臣沿著周保販運之路繼續(xù)追查下去。結果發(fā)現,周保只是一個線頭,在他的身后遍布著南北8省19府的網絡,從京城六部到邊關哨所,都有人參與其中,助其走私,分享臟銀。涉嫌三品以上大臣5人,七品以上文武大臣28人。總共朝廷命官33人。臣估計涉嫌者恐怕不止這些,但臣實在查不動了!
朱元璋一聽,氣得渾身發(fā)抖。茶馬貿易事關朝廷安全,自己剛重申禁令,歐陽倫身為駙馬還知法犯法。是可忍孰不可忍?
朱元璋忍著怒火,問:在這33人當中,有多少淮西勛舊?劉伯溫面色沉重,答:全都是淮西勛舊,其中包括皇上的義子,義侄,義孫……空氣瞬間像凝固了一般……頓了一會,劉伯溫打破寧靜,說:臣給皇上添麻煩了……
朱元璋嘆道:我已奪了他們的免死鐵卷,他們怎么還如此放肆
劉伯溫說:皇上啊,剝奪免死鐵卷確實是個震撼,他們已經收斂多了。但,人有賢愚,物有良莠。不可能事事盡善!從那以后,他們在京城安分守己,一旦回到了外省任所,他們就以為皇上看不見了
朱元璋道:讓我個個盯著?朝廷上下有律法,頭上三尺有神靈哪,他們就不怕天打雷劈嗎?
劉伯溫說:再嚴厲的律法也得靠人來執(zhí)法啊,如果執(zhí)法者寬縱,守法者自然管疏,再說了,一大堆銀子擱在邊兒上,眼睛也得花了,這人心是軟的,銀子是硬的
朱元璋:我太了解這些義子,義侄們了,他們哪一個不是出生入死,天不怕地不怕。做起壞事來一樣膽大包天。光靠朝廷的俸祿,他們哪蓋得起豪宅大院!哪取得了三妻四妾!凡是有這些東西的人一定有不義之財!
這時,朱元璋想起他說的義孫,很是不解,問:你剛才說什么義孫,我沒收過義孫啊?劉伯溫解釋說:皇上的義子再認義子,那不就是義孫嗎?據臣所知,洪都侯藍玉年方35歲,可是拜在他門下的義子就有1000多人,其中,屬下百戶以上的將士,個個姓藍。朱元璋聽后,更怒!犯事的都是他的重臣啊!
劉伯溫繼續(xù)說:皇上息怒。臣斗膽以為皇上是靠義子,義侄,義兄,義弟奪取的天下,將帥們自然會效仿。再說,義子為父帥打仗,往往最勇猛,比如說藍玉吧,他統(tǒng)兵戍關,他所鎮(zhèn)守的9處城關,在北境中堪稱最安穩(wěn),最強大的。只要藍玉出兵,境外蠻騎們無不望風而逃
朱元璋又問:柱國大臣中,最高涉及到誰?劉伯溫道:李相之弟,甘肅參政李善信;湯帥外甥,紫荊關守將吳少明;另外,徐帥的舊部也有幾人朱元璋頓感悲痛,問:你帶回來這么大個事兒你覺得該如何處理?劉伯溫道:臣只負責查案,沒想其他,該如何處置只能由皇上定奪。
無奈,歐陽倫身為駙馬卻知法犯法。朱元璋決定:駙馬歐陽倫販賣私茶,賜死。知情不報的官員,一并賜死。周保等人依律處斬,所販私茶全部沒收,不避權貴的官吏通令嘉獎。歐陽倫是明朝歷史上第一位被賜死的駙馬?梢哉f是自作自受,罪有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