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時御氣暮春初,靈沼靈臺艷裔舒。似毯綠茵承步輦,含胎紅杏倚玫除。——乾隆
在我國歷史上,乾隆算是一位不錯的皇帝,在為期間,大清帝國也算是政治清明,百姓安居樂業(yè),所以很多人將其稱之為“十全老人”。
不過,乾隆雖然是一位明君,但是在某些時候還是很忌憚功臣的,對于一些“功高震主”的臣子,依然會痛下殺手。
比如,大清朝曾經(jīng)有兩位武將,在對外戰(zhàn)爭取得勝利之后,一位向乾隆索要了官職,一位向皇帝索要了美女。結(jié)果,前者被殺了,而后者得以善終,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十全老人”乾隆皇帝
縱覽乾隆的一生,他的執(zhí)政生涯非常的順利,清朝入關(guān)之后,留下的各種隱患被康熙皇帝鏟除了。隨后,他的父親雍正皇帝上位后,又鏟除了大量的政務(wù)弊端。
可以說,乾隆皇帝登基的時候,撿了一個非常大的“便宜”。政治清明、百姓安居樂業(yè),國庫中也有充足的銀兩,他只需要做一個守城之軍就可以了。
只是,對于乾隆此人,很多人對他的評價也是毀譽參半,有人說他是一位“十全老人”,做了對清朝有利的十件大事。
當(dāng)然,也有人對他的評價非常低,所謂的“十全老人”也只是阿諛奉承之語。尤其是他執(zhí)政的后期,大清朝更是政治腐敗,也是清朝由盛轉(zhuǎn)衰的轉(zhuǎn)折點之一。
比如,乾隆皇帝上位之時,雍正給他留下的錢足足有幾千萬之多,而嘉慶皇帝上位之時,大清朝的國庫已經(jīng)是外強中干了。
不過,撇開這些評論不談,在開疆拓土方面乾隆皇帝的確是一個“不安分”的主。在位期間,他不斷向四周擴充土地,將大清帝國的版圖(可控制的區(qū)域)又擴大了許多。
乾隆二十年,他平定了準(zhǔn)格爾輝特部的叛亂;乾隆三十年,他又打敗了緬甸的軍隊;乾隆三十六年與五十二年,他又先后平定了金川、臺灣的叛亂,貢獻也是非常的大。
俗話說得好:“自古亂世出英雄”,這些對外戰(zhàn)爭期間,不僅成就了乾隆皇帝、大清帝國的威名,也捧紅了一大部分猛將,海蘭察與烏爾登便是其中的兩位大將。
值得一提的是,這兩位大將都曾是乾隆皇帝的愛將、紅人,可惜的是,因為政治眼光的不同,兩人的結(jié)局也是天差地別。
海蘭察因為深懂“帝王之心”,所以他獲得了善終,而烏爾登因為有勇無謀,最后的下場非常的凄慘、悲涼。
海蘭察、烏爾登的賞賜
對于海蘭察,相信很多人非常的陌生,但這并不影響他的歷史功績。在乾隆執(zhí)政期間,他稱得上是“一塊磚”,哪里有用哪里搬。
以上咱們提到的那些對外戰(zhàn)爭,幾乎都有海蘭察的身影,他幾乎成了乾隆皇帝的消防員。與此同時,海蘭察的軍事手段也比較強,總能夠發(fā)現(xiàn)敵人的弱點,以最小的代價擊破他們。
因此,在乾隆執(zhí)政期間,海蘭察深得皇恩。除了海蘭察之外,另一位深得乾隆皇帝寵信的則是烏爾登,此人也是一位猛將。
從時間上來看,烏爾登雖然比海蘭察崛起的時間晚,但是也沒有晚多少,二人可以說是同一時間崛起的將軍。
比如,在平定準(zhǔn)格爾和大小金川的時候,烏爾登憑借著杰出的軍事才華,將此兩地的叛亂完美地壓制了下去。
當(dāng)時,烏爾登經(jīng)常與海蘭察聯(lián)手合作,但他的表現(xiàn)一點也不輸給海蘭察。從某個角度來說,海蘭察更顯睿智,而烏爾登更偏向于猛將,這也是乾隆喜歡他的原因之一。
不過,伴君如伴虎,對于臣子而言,有時候一句話就會被皇帝猜忌,從而給自己的未來埋下一個凄涼的伏筆,烏爾登便是如此。
在整個“康乾時期”,準(zhǔn)噶爾都是一個不安定的因素,雙方的戰(zhàn)爭從康熙到乾隆年間一直都不斷,直至海蘭察、烏爾登再度大敗準(zhǔn)格爾(也可稱準(zhǔn)噶爾),這一個地區(qū)的問題才算是完美地解決。
當(dāng)時,兩人班師回朝的時候,因為兩人的功勞實在是太大了,乾隆皇帝也不知道賞賜二人什么。于是,他便問二人想要什么賞賜。
美女與升官
聽到這句話后,海蘭察想了想,請求乾隆皇帝賞賜自己一些美女,好讓自己頤養(yǎng)天年,享受一下美好的人生。
對此,乾隆皇帝哈哈大笑,還調(diào)侃了海蘭察一番,可最后還是滿足了海蘭察的愿望,并賞賜了一些其它對重的東西。
在乾隆皇帝哈哈大笑的時候,同時接受賞賜的烏爾登,也開始調(diào)侃海蘭察,不為國家效力,反而沉醉于溫柔鄉(xiāng)。
在這樣的情況下,當(dāng)乾隆皇帝問他想要什么的時候,烏爾登便向乾隆皇帝要了更多的兵,以及更高的職位。在他看來,只有如此才能為國家效力,為乾隆效力。
從這個角度來看,烏爾登的心大大清江山、對乾隆還是非常忠誠的,更甚至比海蘭察還要高出一個層次。
只是,這樣漂亮的話,在皇帝的耳中就沒有那么的好了。眾所周知,自古以來,皇權(quán)不可侵犯,而兵權(quán)這是皇權(quán)最根本的基礎(chǔ)。
對于皇帝而言,可以將兵權(quán)交給任何一位將領(lǐng),但是將領(lǐng)們卻不能主動要求。否則的話,這就是犯了大忌,觸犯了皇帝最根本的底線。
因此,聽到烏爾登的話語之后,乾隆皇帝雖然臉上沒有露出不高興的神色,但心中卻很不爽。奈何,他已經(jīng)將話說了出去,所以不得不給烏爾登提升官職,同時答應(yīng)了他“增加兵丁”的請求。
有一句話叫做:“君子報仇,十年不晚”,而乾隆皇帝僅僅只等待了3年多,便等來了除掉烏爾登的機會。
當(dāng)時,新疆的和卓部落發(fā)生了叛亂,于是乾隆皇帝便派烏爾登和海蘭察一起帶兵抗敵。不過,因為從北京到新疆的路途太遠了,再加上路又不好走,所以各種物資運輸十分困難。
結(jié)果可想而知,烏爾登和海蘭察大敗而歸,去時清軍有5000將士,回來的時候只剩下了800多人,算是抹黑了乾隆的功績。
對此,乾隆皇帝非常的生氣,直接就殺了烏爾登。讓人詫異的是,烏爾登雖然被殺了,但是海蘭察卻只被乾隆罵了一頓,并且被貶低了官職。
然而,相比于烏爾登的結(jié)局,海蘭察算是“賺大發(fā)了”。后來,乾隆皇帝的氣消了之后,海蘭察又重新被啟用了。
從表面上來看,這件事情不可思議,但是仔細回憶一下過往,“美女與官職”的封賞卻又顯得那么深刻與驚悚。
如果當(dāng)時海蘭察不選擇“自污”,而是依然索要權(quán)力,估計他的下場不會比烏爾登強多少。此時,不免讓人想起,遠征楚國時的王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