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探秘志 > 考古發(fā)現(xiàn) > 正文

此人盜走故宮9件文物 價值10億元 網(wǎng)友:他會“隱身術”

我國作為一個擁有悠久歷史的偉大古國,保存著無數(shù)珍貴的文物。這些文物承載著歷史和文化的重要意義,具有巨大的價值,因此吸引了大量盜墓賊去開掘古墓,并販賣文物。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自建國以來,盜墓案件多達二十萬起,海外文物損失更是難以計數(shù)。然而,被盜的文物并不僅僅存在于古墓之中,甚至在嚴密保護下的紫禁城內(nèi)也發(fā)生了文物失竊的事件。

在2011年,一個曾在山東和內(nèi)蒙古從事餐館服務員工作的叫石柏魁的男子成為全國矚目的焦點。石柏魁來到北京,被這座繁榮城市的魅力所吸引,然而他沉迷于網(wǎng)絡游戲,不愿工作,整日游手好閑。漸漸地,他產(chǎn)生了偷竊他人財物的念頭。當石柏魁得知古董具有特殊價值時,他的目光轉向了故宮博物院的展品。于是,在2011年5月8日,石柏魁開始潛伏在紫禁城中,準備進行盜竊。然而,當時的故宮博物院的檢查員注意到了他的存在,并要求他蹲下配合檢查,然后轉身向上級報告。然而,石柏魁在工作人員的眼皮底下突然消失了,仿佛施展了某種"隱身術"。

當時,故宮的工作人員認為這名男子只是逃跑了,并沒有對故宮博物院或其中的文物構成威脅。然而,第二天早上,工作人員打開故宮博物院的齋宮,發(fā)現(xiàn)墻上出現(xiàn)了人為的破洞。他們靠近一看,情況不妙。因為其中一個玻璃陳列柜被撬開,里面的九件珍貴文物不見了?梢钥隙ǖ氖,工作人員意識到昨晚的可疑人物潛伏在此,然后竊取了文物。這九件文物到底是什么呢?

事實上,這九件被盜文物并不全是故宮的收藏品,其中一些是從其他博物館借來展覽的。例如,香港著名的私人博物館——兩依藏博物館與故宮合作舉辦的《交融——兩依藏珍選粹展》中的紫檀木、黃梨等珍貴木材藝術雕塑。此外,被盜文物還包括金飾鑲嵌鉆石的手袋、金飾斬花鑲嵌鉆石的化妝盒以及其他珍貴的金銀制品。失竊后,故宮博物院的專家對這些文物進行了估價,他們稱這些失竊文物每件價值數(shù)千萬,加上歷史價值,總價值估計超過10億元。

警方在網(wǎng)吧逮到了石柏魁,并對他進行了審訊。經(jīng)過調(diào)查,警方得知石柏魁在盜竊故宮文物前曾經(jīng)仔細研究過故宮的平面圖和安保系統(tǒng)。他發(fā)現(xiàn)了一個安保措施上的漏洞,即有一段時間安保監(jiān)控的盲區(qū)。石柏魁利用這個漏洞,選擇在監(jiān)控盲區(qū)的時間段進入齋宮進行盜竊。

警方成功追回了被盜的九件文物,并將其歸還給了故宮博物院。這起盜竊案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也促使故宮博物院進一步加強了安保措施,以保護珍貴的文物不受損失。

這起案件揭示了文物保護的重要性以及需要加強博物館的安全措施。我國政府和相關機構一直在努力打擊文物盜竊和走私活動,并加強與國際社會的合作,以保護和追回失竊的文物。同時,公眾對文物保護的認識和意識也日益增強,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重視文物的保護和傳承。

考古發(fā)現(xiàn)相關

郵箱不能為空
留下您的寶貴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