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探秘志 > 世界之最 > 正文

最富有的寺廟:人們搶著捐錢 5000年來 寶藏相當于廣東全省GDP

印度的喀拉拉邦坐落著一個著名的神廟,即斯里帕德馬納巴史瓦米神廟,簡稱瓦米神廟。這座神廟供奉著宇宙的創(chuàng)造者毗濕奴神,多年來一直深受印度人的著迷。幾個世紀以來,各國國王和王朝都向這座寺廟捐贈了無數(shù)黃金和珠寶,捐贈的理由各種各樣,有時是因為王子即將成年。據(jù)傳說,這些寶藏仍然躺在古廟下面的秘密拱頂之內(nèi)。

但寺廟的真正規(guī)模至今無人知曉。一些學者聲稱這座寺廟建于5000多年前。在2500年前,瓦米神廟就以其無法想象的財富而聞名于世。在公元前500年至公元300年之間的一些印度教文獻中,提到了這座寺廟,稱之為“黃金寺廟”。古代泰米爾文獻也記錄了其輝煌。

這些寶藏經(jīng)過數(shù)千年的積累,來自于不同印度王朝以及美索不達米亞、耶路撒冷、希臘、羅馬甚至更遠地區(qū)的統(tǒng)治者和商人的捐贈。另外,在印度遭受外族侵略時,許多小寺廟都將其財富轉移到了瓦米神廟以保全。

長時間以來,寺廟和其財產(chǎn)由一個叫特拉凡哥爾的皇室家族信托管理。在2011年,最高法院要求皇室開放寺廟的秘密房間,揭示隱藏的財富。在寺廟的六個金庫中,已經(jīng)有五個被打開。其中的貴重物品包括800公斤的金幣,一條長達5.5米的純金鏈,重達500公斤的金條,2000多件金飾,純金王座,嵌有數(shù)百顆鉆石的寶石,以及幾座黃金雕像。此外,還有裝滿項鏈、吊墜、鉆石、紅寶石、藍寶石、祖母綠等貴金屬制品的麻袋。據(jù)估計,這批財富的價值超過200億美元,而如果計算其文化價值,其總價值至少達到2000億美元。

整個寺廟金庫的打開過程宛如電影中的情節(jié)。其安全措施相當復雜:

大門需要多把鑰匙同時啟動,這些鑰匙分散給不同的人保管。觀察員使用這些鑰匙打開了金庫的大門,然后發(fā)現(xiàn)了一個堅固的木門。打開木門后,他們遇到了一個由鐵制成的第三道門。于是,他們退回去,重新打開了另外兩個門。最終,他們進入了一個小房間,地板上放著一塊巨大的長方形石板,類似于倒塌的墓碑。移動這塊石板需要五個人用了超過三十分鐘的時間。在石板下面,他們發(fā)現(xiàn)了一個狹窄的黑色通道,通道極窄,幾乎無法讓成年人通過。在工作人員進入黑色通道之前,一組消防員率先到達,并使用特殊裝置向通道內(nèi)注入氧氣,以防止通道內(nèi)空氣不足或高濃度的碳對工作人員造成中毒。

其中一名工作人員回憶起第一次看到這些財寶的情景:

當他們推開巨大的石板時,黑色通道幾乎一片漆黑。但是,逐漸地,他們看到通道的另一端發(fā)出微光,就像夜空中閃爍的星星。大部分財寶原本應該放在木箱中,但當他們進入寶庫時,大部分財寶從木箱中涌出,場面恰似電影中的情節(jié)。但這只是冰山一角。

據(jù)傳聞,第六個未開封的寶庫才是最大、最富有的。更有傳言,除了這六個寶庫,還有一個隱藏的房間,房間的厚墻全部由純金制成,蘊藏著無法估量的財富。據(jù)資產(chǎn)管理的皇室家族估計,僅僅第六個寶庫的財富價值至少達到1萬億美元。如果這個說法是真實的,那么這可能是有史以來最大、最未被發(fā)現(xiàn)的財寶。

現(xiàn)在的問題是如何管理這些財富。印度政府希望將黃金熔化,并賣給珠寶商,以滿足國內(nèi)對黃金的不斷增長的需求。根據(jù)政府和業(yè)內(nèi)人士的透露,這可能會使印度每年的黃金進口減少四分之一。宗教界人士則認為黃金屬于神廟,應當保存在神廟中,不得移動。

正當印度在爭論這些財富歸屬問題時,政府已經(jīng)加強了寺廟的安全措施。為了保護這一巨額財富,寺廟安裝了最先進的安全系統(tǒng),包括空中監(jiān)控系統(tǒng)、防爆圍墻、地震傳感器、行李掃描儀、防盜報警器和訪客跟蹤系統(tǒng),以確保金庫免受隧道竊賊的侵害。

分享至:

世界之最相關

郵箱不能為空
留下您的寶貴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