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探秘志 > 歷史趣聞 > 正文

歷史上有三大姓氏,從未衰敗,已興盛了3000年,是你的姓氏嗎?

中國歷史悠長,衍生出了許多璀璨的文化。其中,姓氏作為伴隨我們每個人一生的“符號”,具有十分深遠的意義。

據(jù)《中國姓氏紀編》的統(tǒng)計,中國共有5730個姓氏,其中一部分的姓氏,已經(jīng)被歷史的洪流所淹沒,只能從文獻中,去尋找它們的蹤跡。

但有三個姓氏,在中國歷史上卻從未衰敗過,已經(jīng)興盛了3000年了,快來看看是你的姓氏嗎?

姓氏起源與發(fā)展

中國的姓氏,是原始社會后期發(fā)展的產(chǎn)物,在氏族社會中,姓與氏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姓,指的是來自同一祖先,具有共同血緣關系的人,而“氏”,則是用來指代特定的氏族成員。

最早期的氏族社會,也是母系社會,以女子為尊,正如漢朝許慎在《說文解字》所說:“姓,人所生也……從女從生”

所以中國最古老的幾個姓氏,也大多都帶有“女”字,如姬、姜、姒等等。

后來,隨著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姓氏不再是貴族的專屬物,民間的百姓們,也開始擁有屬于自己的姓氏。自此,姓與氏之間的區(qū)別,開始慢慢消失,并合二為一。

伴隨著朝代更迭,姓氏也在不斷地發(fā)展變化,而興盛了3000年還未消失的三個姓氏,又是哪三個呢?

王姓

王姓,中華姓氏之一,王姓最初其實是由“姬”姓轉變而來的,想不到吧。

作為周朝皇室的姓氏,姬姓自然也是國姓,地位很尊貴。據(jù)說,周靈王長子太子晉,因為直言進諫惹得周靈王大怒,從而被貶為平民。

被罷黜之后,太子晉與其子孫后代回歸了市井生活,可當時周朝嚴令禁止了平民使用姬姓。所以,他們就改稱自己為“王”,自此,王姓就誕生了。

后來隨著周朝的覆滅,很多周朝皇室中人為了躲避追殺,也紛紛效仿太子晉,將姬姓改為了王姓。

得益于王姓的庇佑,很多姬氏家族的人存活了下來,結婚生子,繁衍后代,因此王姓在歷史的發(fā)展中,不斷壯大,至今,已經(jīng)成為了中國人口最多的姓氏之一。

李姓

李姓,最早始于姓,其血緣先祖名叫皋陶,曾經(jīng)被任命為舜的大理(掌管刑罰的官員),之后皋陶便以官命族,稱為理氏。

商紂王時期,世襲為理官的理徵,因為上書直諫,而被商紂王斬殺,其妻子兒女一路逃難,沿途只能依靠吃李子為生。

等他們到了安逸的地方定居之后,為了報答李子的救命之恩,便將“理”姓,改為了“李”姓

唐代時期,李姓是國姓,因此姓李的人不多,基本都是貴族。

直到元末明初年間,社會動蕩不安,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全國各地相繼爆發(fā)起義,以明玉珍為首的20萬紅巾軍,進入四川地區(qū),建立了“大夏”政權。

雖然明玉珍帶去的士兵只有20萬,但加上其家眷親屬,實際上前往四川的有40多萬人,如此大規(guī)模的遷徙,使得李姓得到了快速發(fā)展,甚至還有移民到海外去的李氏家族,從此李姓開始遍布世界各地。

李姓中不僅僅出過很多皇帝,也出過不少文人墨客,如大名鼎鼎的詩仙李白,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就是李姓最好的代表人物。

據(jù)官方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如今李姓人數(shù)已經(jīng)超過了一億,也是中國的一個大姓。

張姓

張姓,在宋版的《百家姓》中排名24,但根據(jù)2019年公安部的研究統(tǒng)計表明,張姓人口總數(shù)已經(jīng)達到了9千多萬,是名副其實的第三大姓氏

縱觀歷史,姓張的名門望族很多,但卻沒有出過一位皇帝。民間有傳言說,那是因為天上的玉皇大帝就姓張,名為張百忍,因此凡間的張姓,不可稱帝。

當然這些都是傳說而已,要問張姓真正的由來,還得從黃帝時期說起。

黃帝的眾多后代中,要屬青陽最為出名,而青陽有一子,名為“揮”。揮,是一個極為聰明的人,他在夜觀天象的時候,發(fā)現(xiàn)在天狼星的東南方向,有一座宛如天之巨弓的星宿,其箭頭就指著天狼星

揮由此受到啟發(fā),發(fā)明了弓箭,弓箭一經(jīng)問世,便給百姓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黃帝為了獎賞他,便賜了揮弓正一職,掌管弓箭的制造。揮的后裔便取“弓長之意”,將張姓作為了自己的姓氏。

在現(xiàn)代生活中,姓張的人在向別人介紹名字的時候,也常常會說:“弓長,張。”

除此之外,張姓在古代也出過不少名人,如發(fā)明地動儀的張衡,近代著名女作家張愛玲等,都是張氏家族的人。

中國的每一個姓氏,都有其獨特的歷史文化,姓氏的流傳不僅僅是血脈的延續(xù),也是一種文化的傳承。

分享至:

歷史趣聞相關

郵箱不能為空
留下您的寶貴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