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探秘志 > 考古發(fā)現(xiàn) > 正文

從動物考古探究生肖 看看專家眼中的生肖(生肖考古)

生肖也是在我國考古研究中的重要一環(huán)。人類在考古遺址中發(fā)現(xiàn)了除神話中的龍之外的其他十一種十二生肖動物的相關骨骼。袁晶介紹,動物考古研究的過程大致可概括如下。首先,收集動物遺骸,對物種和部位進行識別、測量和定量計數(shù)。隨后進行了碳 14 測年、古代 DNA 分析、碳和氮穩(wěn)定同位素以及鍶同位素。這些研究過程在《尋找古代的動物》中得到了清晰的展示。

生肖牛探索

以牛為例最古老的馴養(yǎng)水牛出現(xiàn)在印度河谷,其起源可以追溯到 5000 年前。中國何時從南亞引入活水牛?這個問題仍然懸而未決。黃牛則不然。對考古遺址出土的動物骨頭的研究和對全國考古遺址出土的牛骨頭的研究報告表明,中國最古老的家養(yǎng)牛在大約5600至4800年前突然出現(xiàn)在甘肅省,然后開始向東擴散,大約在4500年前到達中原。

十二生肖

十二生肖代表著不同的動物,另外也代表著各種不同的習性以及他們背后的背景故事。作者緊密結合豐富的考古發(fā)現(xiàn)、詳盡的典籍記載、生動的意象、民俗文化,深入剖析了中國獨特的文化符號——“十二生肖”。

建立聯(lián)系

馴化改變了世界、景觀、動物和人性。然而,隨著城市人口的快速發(fā)展和工業(yè)革命,人類與動物在長期歷史過程中形成的親密關系正在日益擴大的裂痕中消失。生肖文化自古傳承,深受人們喜愛。中國人應該對于十二生肖有著一個基本的了解,并且也可加深對于動物的習性認知,新時代生肖文化的意蘊將會更加深刻、更加明確。而我們如今除了要尊重傳統(tǒng)還要更深刻的認識生肖。

分享至:

考古發(fā)現(xiàn)相關

郵箱不能為空
留下您的寶貴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