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西部的三明市群山連綿,原始森林仍在這片土地上屹立不倒。在2010年左右的一天,一位姓張的村民背著藥籃進山采藥,無意中走入了深山之中,眼前的景象讓他大吃一驚。
在他面前聳立著幾根巨大的石柱,每根都有兩米多寬,十幾米高。這些石柱豎立在一起,形成了一道像人手掌一樣的奇特景觀,仿佛佛祖行禮的手掌。
而更令人驚奇的是,地上散落著一顆顆圓球狀的石頭,直徑從一米多到三米多不等。這些圓球形石頭部分埋在地里,部分露出地面,仿佛是一顆顆佛珠。
張村民對這奇特景象充滿好奇,他走近石柱,發(fā)現(xiàn)這些石柱和地上的石球并非一體,它們分布在不同的位置。他懷著疑惑的心情回到家中,將所見告訴了其他村民。
村民們聽了張的描述后,都對此感到興趣,紛紛表示想要親眼目睹這個奇特的景觀。于是第二天,幾位村民在張的帶領下來到深山,探尋這個奇特景象的真相。
果然,他們在山中見到了那些高大的石柱,形狀如佛祖的手掌。還有地上散落的圓球狀石頭,仿佛佛珠。
大家對這些景象感到震驚和好奇,紛紛猜測這些景象的來歷。為了解答疑問,他們繼續(xù)在周圍搜尋,并發(fā)現(xiàn)了更令人難以置信的景象。
當他們來到淘金山的山頂時,發(fā)現(xiàn)一尊巨大的佛像躺臥在地上。這座佛像之巨大令人驚嘆,它的雙腳指尖竟然有一個人那么高。整座佛像形成了一座山峰,雕刻精美,散發(fā)著耀眼的光芒。
大家對于這座佛像的存在感到十分奇怪,這么大的佛像竟然隱藏在這人跡罕至的深山之中,讓人疑惑不已。
這一發(fā)現(xiàn)很快傳開,吸引了記者和專家的注意。記者約到了福建省地質調查研究院的專家組成考察隊,前往佛像所在地進行調查。
經過長時間的跋涉,考察隊來到了佛像的所在地。他們發(fā)現(xiàn)佛像是由一塊巨大的火山巖雕刻而成,長36米,寬10米,高13.6米,重約12190噸。
根據專家的分析,這座佛像可能是五代十國時期閩國君主王審知下令眾多工匠雕刻而成的。佛像的材質與周圍的山石不同,經過進一步的研究發(fā)現(xiàn),它們都是火山巖,但類型略有不同。
石柱和石球的材料也經過專家的檢驗,石柱是火山噴發(fā)形成的巖石,而石球則是一種石泡流紋巖。專家推測,石柱是火山巖經過長年風化和侵蝕形成的,而石球則是火山噴發(fā)時巖漿中氣泡冷卻后形成的。關于佛像發(fā)光的現(xiàn)象,專家最終解釋為巖石的風化和腐蝕形成的晶屑和長石斑晶,在陽光照射下閃閃發(fā)亮。通過專家的科學分析,所有的景象得以解釋。這座巨大的躺臥佛像成為當地的一個旅游景點,吸引了許多游客前來觀賞。
這個奇特的發(fā)現(xiàn)讓人們對福建的自然景觀和歷史文化更加感興趣,也展示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人類智慧的結晶。這一發(fā)現(xiàn)讓人們更加熱愛和珍惜自然,也讓我們對古代的文明和工藝有了更深的了解。通過科學的解釋和研究,我們可以更好地認識和保護我們珍貴的自然和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