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探秘志 > 歷史趣聞 > 正文

這幾個有趣的歷史你知道嗎?

1.秦始皇規(guī)定天子自稱是朕,秦始皇之前的皇帝呢?商代皇帝自稱“予一人”,這是目前能見到的最早的皇帝的自稱!渡袝•湯誥》:“嗟!爾萬方有眾,明聽予一人誥。”《禮記•玉藻》:“凡自稱,天子曰‘予一人’。”孔穎達疏:“予,我也。自謂予一人者,言我是人中之一人,與物不殊,故自謙損。”也有稱“余一人”的,《左傳•哀公十六年》:“夏,四月,孔丘卒。公誄之曰:‘昊天不吊,不憗遺一老,俾屏余一人在位。”但“予(余)一人”這個皇帝的自稱一般用在王發(fā)表的誥、命等講話的時候。

2.君主自稱寡人并不是孤家寡人的意思,而是寡德的意思,警醒自己德行還不夠好。中國古代的君主分為皇帝和君王,皇帝從秦始皇開始,把原來每個人都能自稱的“朕”用于皇帝的專稱,除了皇帝之外其他人不能用。君王則不一樣,古代中國的君王(主要是秦朝以前的君王和后來分封的諸侯君王)不稱“朕”,而是稱“寡人”、“孤”、“不轂”等等。

3.秦始皇滅掉六國統(tǒng)一中國時其實還剩一個衛(wèi)國沒有滅掉,因為當時衛(wèi)國已經(jīng)只剩一座城并且投靠秦國已久,直到秦二世時才將衛(wèi)君貶為庶人。其實,吳起 商鞅 呂不韋都是衛(wèi)國人,這三個人可以說活著的時分都是影響其時戰(zhàn)國格局的人。特別是商鞅和呂不韋對于秦國的奉獻是不可估量的,可以說沒有商鞅變法就沒有后來的大秦帝國,沒有呂不韋就沒有后來的秦始皇,于是衛(wèi)國成為持續(xù)時間最久的諸侯國,從公元前1115年分封起至公元前209年,持續(xù)了907年。

4.雖然七夕和元宵都聲稱自己是中國版的情人節(jié),但真正稱得上是中國版情人節(jié)的節(jié)日叫上巳節(jié),日期是三月初三,在這一天男女相約出游,互贈芍藥。“上巳”最早出現(xiàn)在漢初的文獻!吨芏Y》鄭玄注:“歲時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類”。據(jù)記載,春秋時期上巳節(jié)已在流行。上巳節(jié)是古代舉行“祓除畔浴”活動中最重要的節(jié)日!墩撜Z》:“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七沂,風(fēng)乎舞雩,詠而歸。”就是寫的當時的情形。

5.和尚不能吃肉喝酒,并不是佛經(jīng)要求的,在南北朝之前,僧人其實是很灑脫隨性的,能喝酒能吃肉,還能授室子。而是佛教狂熱愛好者梁武帝蕭衍下詔禁止的,蕭衍作《斷酒肉文》,規(guī)定全國僧尼不得食酒肉,因為蕭衍既是皇帝又是高僧,禁食酒肉的規(guī)定很快得到了推行,一直沿用到后世。

6.唐朝時,爸爸要叫爺爺、阿爺或者哥哥,哥哥要叫阿兄,爺爺要叫阿翁。另外,不要叫某大官為大人,因為大人也是爸爸的意思。

分享至:

歷史趣聞相關(guān)

郵箱不能為空
留下您的寶貴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