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撫仙湖的“都市傳說”
2001年,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水下考古,由中央電視臺和云南電視臺一起現(xiàn)場直播。全國的觀眾看到了一座沉入湖底的古城,誰也不知道,這究竟會是一個怎樣的發(fā)現(xiàn)。

這是云南玉溪市的撫仙湖。是中國第三深的湖泊。湖泊面積211平方公里,最深處達155米,撫仙湖不僅深,而且湖水出奇的清澈,達到了飲用水的級別。
盡管探險隊員和專家們對撫仙湖下的古城進行了仔細的研究,但依然沒有人可以給大家一個準確的答案。這座占地2.4平方公里的水下古城,究竟是什么時候沉入湖底的?甚至它究竟是一座城市還是一座王陵,屬于云南哪個時期的古代文明,都沒人能夠確定。
既然專家們也給不出答案,關(guān)于撫仙湖水下古城的各種猜測在坊間興起,直到今天,依然是當?shù)刈顬槌雒?ldquo;都市傳說”。
有人說,撫仙湖下有“水怪”。
根據(jù)當?shù)氐目h志記載:在清朝咸豐九年六月的一天,撫仙湖附近的駐軍突然聽到轟隆的雷聲,湖面波濤洶涌。就在大家驚詫不已的時候,沒多久,風平浪靜,但更令大家驚詫的事情出現(xiàn)了,大家看到在湖水中間有兩匹馬,在湖面上奔馳,來回跑了三次,每次即將到岸的時候又折返回去,然后在湖中消失。一連三天,都有人看到同樣的景象。
在所有的謎團里,最令人好奇的還是水下古城。
當時考古現(xiàn)場的幾位專家都是中國考古學界的權(quán)威,他們有的說撫仙湖水下古城是俞元縣古城,還有的說是古代滇國的王陵,有的說是古代滇國的大城市。
俞元縣是在中國史書上有明確記載的,但是從唐朝之后,史書中就再沒有俞元縣的只言片語,仿佛人間蒸發(fā)了一般。
而比俞元縣更為神秘的,是滇國。
是的,就是那個在盜墓小說《鬼吹燈.云南蟲谷》里提到的滇國。小說里滇國是一個精通風水,巫蠱之術(shù)的文明,滇國的獻王更是給自己營造了一個極為恐怖的陵墓。
難道,專家們在水下發(fā)現(xiàn)的,就是某個滇王的陵墓嗎?

2、
謎蹤之國
中國最“恐怖”的文物
其實,這不過是小說作者的想象,根據(jù)目前的考古發(fā)現(xiàn),滇國的文明并非如此。
滇國是一個在中國史書中有明確記載的西南部落。
《史記.西南夷列傳》里,有一大段關(guān)于滇國的描述。
在秦國即將吞并楚國的時候,楚國的將軍莊嶠奉命前往開拓新的疆土,以圖對抗秦國。莊嶠所帶的部隊來到了云南的滇池地區(qū),發(fā)現(xiàn)了一塊方圓三百里的肥沃土地,這里有著從來沒見過的文明和城鎮(zhèn)。莊嶠奪取了當?shù)氐恼䴔?quán),成為滇王,而此時也傳來了楚國被滅的消息。莊嶠于是在當?shù)匕残淖鏊牡嵬,他的后代也繼續(xù)統(tǒng)治著這里。一直到漢武帝時期,為了打通前往印度的通道,武帝派使者前往西南諸國借道。使者來到滇國,滇王問漢使者:“漢朝地方大還是我滇國地方大?”后來使者又來到滇國附近的夜郎國,夜郎國王也問了同樣的問題,流傳下了“夜郎自大”這個成語。
如果司馬遷的記錄是真實的,那么當漢朝使者來到滇國的時候,距離莊嶠在滇國稱王不過100年時間,統(tǒng)治滇國的應該還是莊嶠的子孫,他的子孫為什么會對中原地區(qū)一無所知,問出這種“夜郎自大”的問題呢?
是莊嶠連中原最基本的信息都沒有告訴他的子孫,還是莊嶠后來被取代,現(xiàn)在的滇王根本不是他的后代?可莊嶠并不是一個人來的,他還帶著幾萬名楚國士兵,這些士兵后來在當?shù)赝ɑ榘布,難道他們也從不跟子孫們說起家鄉(xiāng)的事情,導致滇國人對于中原一無所知?
還是說,司馬遷的記錄是錯誤的?
不著急,這只是滇國留給我們諸多謎團中的一個。
在司馬遷的筆下,還記錄了滇國后來知道了漢朝的強大,開始臣服,漢武帝還派人賜了一枚黃金璽印——“滇王之印”。這個記載在2000多年后被證實。1956年云南石寨山古墓群的考古發(fā)掘工作中,在一位滇王的墓中發(fā)現(xiàn)了這枚“滇王之印”。
除了“滇王之印”,還發(fā)掘出了許多從未見過的滇國文物。
最為著名的,就是“殺人祭柱場面貯貝器”,這件文物之“恐怖”,在中國歷史上堪稱頂級。

這是一個高38厘米,直徑30厘米的青銅器。上面鑄造了52個人物,描繪了一場古滇國用活人祭祀的恐怖場景。
在中間的柱子上,盤著兩條蟒蛇,柱子頂端雕刻一只老虎,底部橫臥著一只鱷魚。柱子旁邊的木樁上綁著一個男子,他可能是被抓來祭祀的戰(zhàn)俘。
圍繞著柱子,是滇國的各種人物。最尊貴顯眼的,是一位坐在四人抬轎子上的婦女,她的身邊還有各種隨從,她很可能就是滇國地位最高的大女巫,是這場祭祀儀式的主持者。
在這個青銅器的里面,存放著一堆貝殼,這也是它名字的由來。后來又發(fā)現(xiàn)了大量的這種用來存貯貝殼的青銅器,看來當時的滇國人非常珍惜這些貝殼,很可能是用來當做貨幣或者祭祀時的神器來使用的。
從這個文物,我們可以看出當時滇國人有著活人祭祀的傳統(tǒng),還對于青銅器的制作有著極高的造詣。后來又出土了大量的銅鼓,也證明了這一點。
除了大量的青銅器,在后來對滇國遺址的陸續(xù)發(fā)掘中,還出土了大量的金器。
最著名的是“壓花金劍鞘”。
用黃金來做劍鞘,這樣的奢侈在中國歷史上絕無僅有,連強大的中原王朝都不曾有過。這一來可以看出滇國人對于黃金的喜愛,也能看出當時滇國人的富足。
另外,我們目前還能知道,滇國人的血液中,多少帶有些“游牧民族”的基因。因為在出土的青銅器上,經(jīng)常鑄有騎著駿馬,全副武裝的武士,他們手持長矛,驅(qū)逐獵物,驍勇無比。
通過這些文物,有人提出了一個大膽的假設,那就是滇國人很可能是世界上第一個游牧民族國家斯基泰人的后裔。
斯基泰人民善騎射,曾橫掃亞歐,毀滅了許多農(nóng)耕強國。滇國青銅貯貝器蓋上所鑄的人物,有許多是騎兵,一手控馬,一手持長矛,這是斯基泰人的標準戰(zhàn)法。斯基泰人崇尚黃金,滇國人也是一樣。

有沒有這樣一種可能,當年斯基泰人向東方擴張時,正遇上強大的秦國,無法突破,只好繞道西南,建立了滇國。這里有豐富的銅礦,可冶煉大型青銅器。還有三星堆文明可能也是斯基泰人創(chuàng)造的。
在滇國的出土文物中,還有一種神獸也與斯基泰人的崇拜物相似,那就是神獸格里芬,一種帶有翅膀的猛獸。
不過在眾多的出土文物中,令人感到不解的,是完全沒有見到楚國文化的影子。還記得司馬遷關(guān)于滇國的記載嗎?楚國將軍莊嶠帶著幾萬名士兵征服了滇國,這幾萬名楚國人融入當?shù),他們所攜帶的楚國兵器、鎧甲和他們帶來的楚國文化,肯定多少會對滇國有所影響,但是目前完全看不到。
只有一種假設可以解釋,那就是莊嶠來之前,滇國就已經(jīng)存在了很久,他只是第一個發(fā)現(xiàn)滇國的中原人。滇國的文化已經(jīng)足夠豐富和強勢,完全不需要借鑒楚國。
不過這樣一個有著燦爛文化和強大的滇國,在公元前82年也迎來了滅頂之災。
那一年,滇國再次反叛漢朝,漢昭帝派兵鎮(zhèn)壓。史書記載:“斬首五萬余人,獲畜十萬余頭”。此戰(zhàn)之后,滇國王朝瓦解。漢朝也繼續(xù)加強在當?shù)赝菩锌たh制,徹底同化了滇族人。
這就是滇國的滅國之戰(zhàn),滇國從此消失在中國歷史舞臺上,史書中再沒有一個字的記錄。
但是,關(guān)于滇國的消失,還有另一種說法,那就是他們并沒有全部被同化,只是有一部分降服了漢朝,還有一部分被迫離開了家園,順著水路南下遷徙。
這種說法本來并沒有多少人支持,要知道,在云南的深山老林里,只要隔一座山,就可以讓兩個族群老死不相往來。當時的滇族人就算想要離開,那么多人想走也走不遠。目前在云南境內(nèi),并沒有發(fā)現(xiàn)滇族人的后裔,難道說他們真的是已經(jīng)完全融入了當?shù)孛褡鍐幔?/p>
隨著全世界考古發(fā)現(xiàn)的不斷進行和交流,事實再一次讓真相浮出水面。
在離古滇國上千公里的東南亞地區(qū),發(fā)現(xiàn)了古滇國的文物,甚至還很可能在相距2000多公里的一座島上找到了古滇族人的后裔。
3、
破解滇國之謎
上個世紀對于滇國遺址的多次考古發(fā)掘,在全國曾經(jīng)掀起了一陣熱潮。當時有人曾提出一條重要線索,那就是在印尼蘇門答臘島上,發(fā)現(xiàn)了滇族人的后裔。
印尼的蘇門答臘島,這可是離滇國遺址2000多公里的地方,而且中間還隔著大海。滇族人真的會遷徙到這么遙遠的地方嗎?
帶著這種疑問,專家組來到了這座島上。當大家登上島,看到眼前的景象,驚愕和激動地半天都說不出話來。
這座島上的建筑、人的服飾簡直就和滇國出土文物上描繪得一模一樣。
馬鞍式的屋頂、房屋四周獨特的花紋、還有當?shù)厝说姆棧寂c滇國文化極度相似。

當?shù)厣钪,是巴達克人。經(jīng)過和巴達克人的交談,專家們發(fā)現(xiàn)他們的傳統(tǒng)習俗中也有和滇國極為相似的部分,比如一直到19世紀初,巴達克人還保留著與滇國類似的活人祭祀傳統(tǒng),他們的舞蹈也與滇國青銅器上記錄的瞬間相似,而且他們也有和滇國人一樣“二次葬”的傳統(tǒng),還保留至今。
難道,當年滅國之后,不愿臣服的一部分滇族人真的跋山涉水來到了蘇門答臘島?如此遙遠艱難的路程讓人不敢相信,但眼前巴達克人的建筑、服飾、習俗又讓人不得不如此聯(lián)想。
這就是歷史帶給我們的解謎一般的樂趣。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不得不感嘆古人的智慧和毅力。那些在之前我們靠常識推斷古人辦不到的事情,往往會有鐵證來嘲諷我們的無知。還有許多的歷史謎團,或許他們的真相就埋藏在某個角落,等到某一天我們有緣相見,才會恍然大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