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探秘志 > 歷史趣聞 > 正文

春秋戰(zhàn)國時期,為何中原地區(qū)分裂了幾百年?為何這期間沒能統(tǒng)一?

在秦朝出現(xiàn)之前,中華大地上并沒有真正的統(tǒng)一國家,根本無所謂“統(tǒng)一”與“分裂”。

春秋戰(zhàn)國這五百多年,是華夏各個國家,先通過武力征服和文明教化,將中原四周文化較落后的族群,整合進了“華夏文化圈”。然后,華夏各國之間又通過長期的戰(zhàn)爭,最終整合為一個華夏帝國的過程。

因為之前的“天下”也不是統(tǒng)一的,夏朝和商朝時期的“天下”肯定不算是統(tǒng)一的。西周二三百年的時間里,能使用“統(tǒng)一”這個詞的時間,也不過二百多年。

說這個問題的時候,其實假設了一個前提,那就是之前的夏朝、商朝和西周時期,天下都是統(tǒng)一的。但這不是歷史的事實,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tǒng)一的王朝就是秦朝。

從秦朝開始,中國歷史上統(tǒng)一的朝代,一共有九個,他們是秦朝、漢朝、西晉、隋朝、唐朝、宋朝、元朝、明朝和清朝。

在我們的教科書上,秦朝之前有三個朝代,就是夏商周三朝,周朝又被分為春秋和戰(zhàn)國兩個時期。

但是實際上,上古夏商周三朝,就是一個“萬邦林立”、無數(shù)小國和部落并立共存的國際狀態(tài)。夏、商、周是三個在不同歷史階段,在中原地區(qū)占據(jù)核心領導的族群。

準確的說,中國歷史上真正的統(tǒng)一朝代,就是從秦朝開始的。先秦之前,中華大地上之上,就是無數(shù)個邦國和部落并立存在的。

春秋戰(zhàn)國時期,恰恰是中國從萬邦林立走向統(tǒng)一國家的過渡階段。后世習慣將一段歷史時期,使用一個王朝的名字,命名為“某某朝”、“某朝”,例如漢朝、唐朝、宋朝、明朝、清朝等等。按照這個命名的邏輯,后來人就將遙遠的上古時期,以當時文明程度較高的族群為核心,分別將他們稱為夏朝、商朝和周朝。

“華夏之辨”這個用來區(qū)分彼此的概念,影響了中國兩千多年的歷史。這個概念誕生于春秋時期,是以周文化為傳統(tǒng)的諸夏各國,為了將自己與周圍那些文明程度較低的族群,進行區(qū)分而發(fā)明出來的。

周朝分封的各個諸侯國,在文化上確實比較先進,就以“華夏正統(tǒng)”自居,將周邊那些文化較落后的部族稱為“蠻夷”。

由于那個以周天子為“天下共主”的時代,長達八百多年,為了更方便地敘述這么長時間的歷史,后人將他按照統(tǒng)治區(qū)域的不同,劃分為“西周”和“東周”。但由于東周五百多年也實在太長,超過了后世任何朝代的時間。為了歷史敘述的方便,后人又根據(jù)時代特點,將東周分為“春秋”和“戰(zhàn)國”兩個時代。

我們的歷史教科書,將夏朝作為歷史上的第一個朝代,主要依據(jù)是司馬遷的《史記》。司馬遷在偉大巨著《史記》中,將《夏本紀》放在第二篇,在它前面的是《五帝本紀》。由于我國古代的王朝,將帝位世襲制作為王朝傳承制度,而中國史書中的王位世襲制,是從夏朝開始的,所以把夏朝作為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王朝。

傳說夏朝是由大禹的兒子夏啟,推翻部落聯(lián)盟選舉首領的慣例,由自己擔任首領,并確立“父傳子,家天下”的世襲制度,從而建立起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奴隸制國家。夏朝是以夏后氏為中心,集合了有扈氏、費氏、有男氏等十一個部族,一起組成的部落聯(lián)盟。

夏王是這個部落聯(lián)盟的首領,也自稱為“天下共主”。傳說中的夏朝,在中原統(tǒng)治了四百多年,后來被來自東方的商族打敗,族人可能被趕到了西方。

相對于夏朝的重重迷霧,商朝是被世界史學界公認的奴隸制國家,是被考古界認證過的中國上古王朝。

約在公元前17世紀后期,出身于東夷族群的商族,在首領成湯的率領下,打敗了中原最強大的夏國,取得了中原地區(qū)的統(tǒng)治地位。成湯在中原建立的這個商族政權,就被后世人稱之為商朝。

商朝和夏朝一樣,也是一種大型的邦國或部落聯(lián)盟,不過勢力范圍卻比夏朝大很多。商人趕跑了夏族占領了中原地區(qū),他們建立的這個奴隸制政權,也就是商朝。

商族在中原地區(qū)的統(tǒng)治,持續(xù)了五百多年,并且發(fā)展出了比較發(fā)達的文明。商王經(jīng)常率軍,征討那些不愿臣服的部落,使商朝的勢力范圍向南達到了長江流域,向西達到了渭水平原。

歷史的轉折發(fā)生在公元前1046年,在商王的主力部隊征討東夷的時候,西方的周族趁機偷襲商朝國都,并一戰(zhàn)滅掉了商朝。

如果說夏朝和商朝,還停留在部族聯(lián)盟的階段,那么到了周朝時期,情況確實有些不同了。如果說夏商兩朝,被稱為中國歷史上的朝代,只是一種約定俗成的說法,并不具有實際意義的話。

那么到了周朝,準確的說是西周時期,周王室在“天下”的統(tǒng)治,差不多就算是一個朝代了。

消滅商朝、征服了中原地區(qū),讓周朝的勢力范圍,向東擴大了好幾倍。中原各國和蠻夷部落的臣服,并沒有讓周王真正滿意,因為他知道這只是暫時的。他們之前打不過商朝的時候,也會選擇向商王臣服;等他們實力恢復了,還會繼續(xù)和商朝開戰(zhàn)。這不是周王想要的,他想要能真正對這些邦國發(fā)號施令。

分封制和宗法制就是在這樣的需求下,被周人創(chuàng)造出來的。周王把一大批王室子弟,分封到東方更廣大的地區(qū),讓他們建立諸侯國。同時,周朝在本國和所有諸侯國,都積極推行宗法制。分封制和宗法制結合起來,周天子不但是所有姬姓諸侯國的“大宗”,也是整個“華夏世界”的精神領袖,更是名義上的“天下共主”。

當然,這些都是虛的,屬于政治和精神層面的。周天下還有更實用的手段,來號令各地的諸侯國,那就是周王直屬的軍隊,就是傳說中的“周六師”和“殷八師”。有了政治合法性和軍事力量的雙重加持,周天子“天下共主”的身份就能變成事實了。

為了讓自己這個“天下共主”,能夠號令更多的邦國和部落,周天子會親自領兵四處征討。周昭王死在了南征荊楚的路上,周穆王率軍征討東夷中的徐國,周宣王率大軍與犬戎作戰(zhàn)。在整個西周時期,有強大軍事力量作為后盾,周天子是有底氣號令諸侯的。但是長期的征戰(zhàn),極大地消耗了周王室的國力。

由于國都鎬京臨近西戎地區(qū),在周王室與西戎的關系破裂之后,真正的危險來臨了。公元前771年,西方的犬戎攻破國都鎬京,殺死了周幽王,西周滅亡。

通過上面的這些講述,我們知道了夏商周三朝的基本史實。下面再來看看東周五百年的歷史,以及春秋和戰(zhàn)國兩個時期是怎么劃分的?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在秦、鄭等國的幫助下,將國都遷到了洛邑。由于洛陽在鎬京的東方,因此以后的周朝被稱作“東周”,之前的周朝被稱作“西周”。

東遷后的周王室,喪失了大量土地和人口,因此也無力供養(yǎng)強大的軍隊。之前的“犬戎之亂”,幾乎徹底消滅了周六師。失去了強大的武裝力量,使周王慢慢失去了號令諸侯的權威。

東周從公元前770年開始,到公元前256年滅亡,延綿了五百多年。后世史學家把東周五百多年,又分成了“春秋”和“戰(zhàn)國”兩個階段。“春秋”這個名稱,據(jù)說來自孔子整理修訂的魯國史書《春秋》。

“戰(zhàn)國”這個名稱,則主要是對那段二百多年戰(zhàn)亂年代的高度概括。

關于春秋和戰(zhàn)國的分界線,歷史學家們還有不同意見。有的以公元前453年為分界線,有的以公元前403年為分界線。

春秋初年的周天子,雖然失去了土地、人口和大量軍隊,但他還擁有“天下共主”的頭銜。那些用周禮作為國家基本制度的諸侯國,還是認可周天子“天下大宗”身份的。

現(xiàn)在的周天子,由于失去了強大的直轄部隊,無法征討不向他進貢的國家,遭到了諸侯們的輕視。那有沒有諸侯愿意站出來,替周天子去征討那些不聽話的國家呢?這樣的國家是有的,而且不止一個兩個國家要這么做,至少有七八個國家想做這件事。

那些出來替周天子“主持公道”的人,就被后人稱為“春秋五霸”。在春秋三百年的時間里,先后有齊國、宋國、晉國、秦國,加入到這場“周天子權威保衛(wèi)戰(zhàn)”之中。

齊桓公在公元前651年,與諸侯們在葵丘舉行會盟,并得到了周天子的認可,成為公認的第一位霸主。

在那個時代,雖然周天子不能“威服天下”,但總有強大的諸侯國站出來,替周天子號令諸侯,整頓周朝的天下秩序。周天子的同姓諸侯國晉國,是長期主導中原霸權的國家,也是周天子的重要支持者。

由于有中原霸主維護天下秩序,春秋時期發(fā)生的戰(zhàn)爭,無論規(guī)模還是慘烈程度,都遠不如之后的戰(zhàn)國時代。

公元前453年,晉國公卿趙氏聯(lián)合韓氏和魏氏,一舉滅掉了最強大的智氏,韓、趙、魏三家事實上瓜分了晉國土地。這一年也被有的史學家,作為戰(zhàn)國開始的一年。

通過李悝變法,魏國成為戰(zhàn)國初期的第一強國。魏國擴張的第一個目標,黃河西岸的秦國。魏文侯派吳起率領魏武卒,重挫了秦軍,奪取了秦國的河西地區(qū)。

公元前408年,魏軍越過趙國攻打中山國。魏軍苦戰(zhàn)三年,終于攻破了中山國,并且占領了這里的土地。

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對韓趙魏三家進行冊封,正式承認了他們的諸侯地位,賦予了他們獨立建國的合法性。周朝的天下秩序,從這時開始崩潰,這也是后世將這一年,作為春秋戰(zhàn)國分界線的原因。

公元前386年,周安王正式冊封田和為齊侯,給“田氏代齊”提供了合法性。公元前364年,魏惠王將國都從安邑遷到了大梁,準備鞏固魏國的霸權。

這時候,國際局勢再次發(fā)生變化,齊國和秦國逐漸強大,開始威脅魏國的霸權。公元前359年,秦孝公任用衛(wèi)國人商鞅,開始在秦國變法。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商鞅變法”。公元前354年,魏國出兵包圍趙國國都邯鄲,趙國只好向齊國和楚國求援。

公元前353年,齊軍在桂陵之戰(zhàn)中打敗魏軍。同時,秦國也從西面對魏國發(fā)起進攻,接連打敗魏軍。魏惠王于是派兵到西面,與秦國作戰(zhàn)。

公元前341年,魏國和齊國爆發(fā)馬陵之戰(zhàn),魏軍主將龐涓自殺,魏國遭到重創(chuàng)。公元前340年,秦國商鞅大破魏軍。接二連三的打擊,讓魏國喪失了霸主地位。

公元前334年,魏惠王與齊威王在徐州會面,互相承認對方為王,史稱“徐州相王”。在齊魏“徐州相王”之后,公元前324年,秦惠文王也開始自稱為王。公元前323年,魏國、韓國、燕國、趙國和中山國進行會盟,各國互相承認彼此為王,這就是“五國相王”。后來就連宋國國君也自稱宋康王。

齊威王時期,齊國有時和楚國聯(lián)盟,共同對抗秦國、魏國和韓國;有時又和魏國、韓國、秦國聯(lián)合,一起攻打楚國。齊宣王的策略,類似于英國的“大陸均勢”政策,不讓任何國家有獨霸中原的實力,保持齊國的強勢地位。

此后的十多年間,齊秦爭霸成為這個時期的主旋律。秦昭王和齊湣王,還曾經(jīng)同時稱為“東西二帝”。

公元前286年,齊國派兵滅掉了二等強國宋國,讓周圍的燕、趙、韓、魏等國感到恐懼。公元前284年,秦國聯(lián)合三晉和燕國組成五國聯(lián)軍,大舉進攻齊國。

五國聯(lián)軍攻破齊國國都臨淄,齊湣王出逃后被救援的楚軍殺死。燕國大軍一度占領齊國72個城池,讓齊國幾乎亡國。后來齊國人在田單的率領下收復土地,最終完成了復國。

齊國衰落后,再沒有國家可以和秦國爭奪霸權。秦國開始有恃無恐地發(fā)動戰(zhàn)爭,經(jīng)常派兵攻打鄰國奪取土地。

公元前278年,秦國派大將白起,率軍大敗楚軍,并且一舉攻占了楚國郢都,奪取了楚國西部的大片國土。

公元前260年,秦國通過長平之戰(zhàn)。擊敗了趙國的主力大軍,并且坑殺了四十萬趙國降卒。齊國、楚國和趙國衰落之后,秦國統(tǒng)一天下的趨勢已經(jīng)完全形成。

公元前256年,秦國派兵奪取了周朝的土地,末代天子周赧王病死,享國八百年的周朝徹底滅亡。秦滅周就是在向天下各國宣布,秦國的目標就是消滅各國。

到了秦王嬴政繼位之后,用了十年時間消滅了東方六國,第一次統(tǒng)一了中華大地。

從上面春秋戰(zhàn)國五百多年的歷史,可以看出來春秋和戰(zhàn)國這兩個時期,確實是有很多不同的地方。

春秋時期,華夏各國還一起承認,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想要當中原霸主、號令諸侯的大國國君,無論自身實力多強,都需要去洛陽賄賂周天子。

得到好處的周天子就會派來使者,承認該大國國君為“諸侯之長”,賦予他統(tǒng)帥諸侯、召集會盟的合法性。沒有得到周天子的合法認證,大國國君隨意攻打不聽話的小國,那他不但成不了中原霸主,還可能成為眾矢之的。

整個春秋時期,只有吳國、楚國這樣的“蠻夷國家”,才會完全依賴武力,而忽視政治宣傳。

到了戰(zhàn)國時期,“三家分晉”和“田氏代齊”,這兩個完全破壞了周朝天下秩序的事件,得到了周天子的承認。周天子自己動手砸了自己的“招牌”,這件事造成了極為惡劣的影響,甚至動搖了周天子存在的合法性。

大家都意識到了,周朝的天下秩序已經(jīng)崩潰,于是大家都把“周禮”踩到腳下。實力強的大國紛紛自己稱王,再也不需要去周天子那里去拿“認證”了。

春秋近三百年的時間,是周文化或稱為華夏文化,從中原諸夏國家向四周“蠻夷”地區(qū)進行擴散,進而形成了一個覆蓋更廣大區(qū)域的“華夏文化圈”的歷史進程。

這個歷史進程主要是通過兩種方式完成的,分別是軍事征服和文化傳播。

通過近三百年的征服和同化,在中原地帶的四周地區(qū),主要是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地區(qū),分別形成了齊國、晉國、楚國和秦國,一共四個區(qū)域性大國。

這四個大國,都處于遠離中原的邊緣地帶,秦國和楚國甚至就是諸夏國家所說的“蠻夷”。這四個大國正是利用自己的地緣優(yōu)勢,把最初的擴張對象放在了四周的“蠻夷”身上。通過把這些文化上較落后的族群,整合進自己的國家體系中,既擴大了國家版圖,又增加了大量可統(tǒng)治的人口,國家實力越來越強。

到了戰(zhàn)國時期,各個大國對周邊小國和“蠻夷”的整合基本完成,于是就把目光放在了其他華夏國家。

這個時期,這些頭戴“華夏”帽子的大國,已經(jīng)從城邦國家過渡到了領土國家。這些大國國君不再滿足于霸主的身份,他們的目標是消滅其他國家。通過戰(zhàn)爭消滅其他國家,將“華夏文化圈”統(tǒng)一整合為一個國家。

和春秋時期相比,戰(zhàn)國時代的戰(zhàn)爭更加殘酷,也更加野蠻。各國都希望通過一次戰(zhàn)爭,達到給予對手重創(chuàng)的目的,經(jīng)常征召國內大多數(shù)青壯年,所以經(jīng)常出現(xiàn)幾十萬人參戰(zhàn)的戰(zhàn)役。

比如長平之戰(zhàn),秦國先后出動了六十萬大軍,趙國出動了四十五萬大軍。伊闕之戰(zhàn),韓魏兩國聯(lián)軍就有二十四萬人。秦國滅楚國的戰(zhàn)爭,第一次出動了四十萬大軍,第二次又出動了六十萬大軍。

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大分裂,其實是華夏文化族群對周邊各族,進行統(tǒng)一整合的過程。后人之所以稱之為“分裂”,是人們以“大一統(tǒng)”這個思想為基礎,對那段歷史進行的描述。這個偉大歷史進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走過了五百多年的歷程。

分享至:

歷史趣聞相關

郵箱不能為空
留下您的寶貴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