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探秘志 > 考古發(fā)現(xiàn) > 正文

中國最神秘的三座古墓:一座挖不動,一座找不到,一座不敢挖

大家都知道,中國古人視死如視生,所以一直流傳著厚葬的傳統(tǒng)。尤其是古代帝王的寢陵,規(guī)模更是宏大,金銀財寶無數(shù)。這也就遭到了很多盜墓賊的惦記。為了防止死后自己寢陵被人破壞,古代帝王們也想出了種種辦法。

而在諸多的帝王寢陵中,有三座古墓最為神秘,民間總結(jié)為:一座挖不動,一座找不到,一座不敢挖。

秦始皇陵兵馬俑

挖不動的寢陵——乾陵

乾陵是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的合葬墓,位于陜西省咸陽市乾縣縣城北部6千米的梁山上。

它是唐十八陵中主墓保存最完好的一個,也是唐陵中唯一沒有被盜的陵墓。

關(guān)于乾陵墓地的選址,還有一個傳說。據(jù)說當年唐高宗李治病逝后,武則天分別派袁天罡和李淳風去選吉地建造帝陵。

乾陵

袁天罡遍尋黃河兩岸,都沒找到一塊合適的地方。來到關(guān)中時,他夜觀星象,發(fā)現(xiàn)一處山巒上紫氣沖天,恰好與北斗相交。袁天罡急忙跑到此地,找準方向。因為當時手里沒有合適的東西,只好將一枚銅錢留下做記號。而李淳風也找到了一處吉地,并拔出發(fā)簪插在地上做記號。

武則天派人前去查看,結(jié)果發(fā)現(xiàn)袁天罡和李淳風所選的竟然是同一個地方。李淳風的發(fā)簪就插在袁天罡留下的銅錢上。

武則天

而之所以說乾陵“挖不動”,與三件歷史事件有關(guān)。唐朝末年爆發(fā)黃巢起義,

黃巢派出40萬大軍打算挖乾陵,卻只挖出一條40余米深的大溝,找不到墓門,只能掃興而歸;五代時,后梁崇州節(jié)度使溫韜組織軍隊盜挖唐朝所有皇陵,只有乾陵挖不動;

民國時期,軍閥孫殿英盜了清東陵引發(fā)別人羨慕。

國民黨軍官孫連仲也以“保護乾陵”為幌子,派一個連的士兵盜挖乾陵。結(jié)果士兵們炸藥用了許多,就是沒有找到墓道口。

找不到的寢陵——成吉思汗陵

成吉思汗是草原霸主,經(jīng)過一系列的兼并,建立了龐大的蒙古帝國。公元1227年,成吉思汗在興兵滅夏途中染病去世,享年66歲。

由于元朝實行密葬制度,所以成吉思汗陵真正的所在地一直是個秘密。

即便是元朝的宮廷秘史,也不曾記載。傳聞成吉思汗死后,遺體被運往漠北肯特山下某處安葬。

成吉思汗

為了防止泄密,一路上見到送葬隊伍的人悉數(shù)被殺。而成吉思汗的遺體,就按照蒙古族人的傳統(tǒng),放在一個獨木棺中。

所謂“獨木棺”,就是截取大樹的一段,掏空做棺材。獨木棺下葬后,墓土回填,然后“萬馬踏平”。

為了防止后人忘記成吉思汗的陵墓所在地,護送的隊伍當著小駱駝的面殺掉它的母親,每到祭祀時就跟著小駱駝前來。隨著小駱駝的去世,成吉思汗陵就真的無人可知。

成吉思汗陵

不敢挖的寢陵——秦始皇陵

毫無疑問,秦始皇陵就是中國第一個皇帝秦始皇的陵墓。當年秦始皇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耗時39年才修成這座規(guī)模龐大的陵墓。我們今天所見到的秦始皇陵兵馬俑坑,只是秦始皇陵中的冰山一角。

秦始皇陵

之所以不敢挖,有兩方面主要原因。

一是秦始皇陵中機關(guān)重重,如果沒有十足的準備,挖開后會給工作人員帶來生命危險

二是現(xiàn)在的文物保護手段還不是很成熟,貿(mào)然挖開秦始皇陵,一旦保護不好,珍貴的文物便會受到極大的破壞,這對中國來說是很大的損失。

再加上國家法律規(guī)定,在陵墓完好的狀態(tài)下,不得主動挖掘古墓,所以秦始皇陵也不敢隨便去挖。

分享至:

考古發(fā)現(xiàn)相關(guān)

郵箱不能為空
留下您的寶貴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