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我大清科爾沁郡王、博多勒噶臺親王、湍多巴圖魯僧格林沁有話要說!
僧格林沁這個名字,與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緊緊連在一起。僧格林沁出生于蒙古牧民家庭,直到十二歲前一直為富人放牧,過著貧苦的日子,同年經(jīng)歷使他深知民間疾苦,因此在發(fā)達之后,僧格林沁非常愛護百姓。十四歲時,命運之神眷顧了這個小牧童,他被選為索特納木多布齋郡王的嗣子,飛上枝頭變鳳凰,承襲了科爾沁左翼后旗扎薩克郡王之爵位。
有了蒙古貴族身份這塊敲門磚,僧格林沁很快得到了清朝朝廷的任用,他從御前行走開始做起,逐漸進入軍界,并嶄露頭角?赡苁浅杉己沟幕蛟谒砩现匦嘛@現(xiàn),僧格林沁勇猛,果敢,極具軍事天賦。僧格林沁受到重用后不久,太平天國即席卷了清朝的半壁江山。在占領南京后,太平天國出兵北伐,由于沿線清軍戰(zhàn)斗力衰弱,北伐軍一路披荊斬棘,居然攻到了京城的門戶天津衛(wèi)。清政府見狀驚慌不已,再也坐不住了,僧格林沁臨危受命,被咸豐帝指派前往天津迎擊太平天國北伐軍林鳳祥部。臨行前,咸豐帝親自將清太祖努爾哈赤曾經(jīng)使用過的寶刀交給僧格林沁,以勉勵他奮勇殺敵,旗開得勝。
僧格林沁果然不負眾望,自咸豐三年十月與太平天國北伐軍在紫荊關接戰(zhàn)后,幾乎連戰(zhàn)連捷,打得太平軍節(jié)節(jié)敗退。咸豐五年,僧格林沁繼續(xù)向北伐軍發(fā)動攻擊,在山東大破北伐軍,于當年一月活捉太平天國北伐軍主將林鳳祥,接著又在同年五月再次大破北伐軍,生擒太平天國名將李開芳。僧格林沁順利完成了保衛(wèi)京城,肅清北方太平軍勢力的任務,一時聲威大震。
這位蒙古勇士,也并非是外戰(zhàn)外行,內戰(zhàn)內行之之輩。僧格林沁是當時清政府中少有的所謂“鷹派”,對于洋人,他主張堅決予以打擊,讓他們知道厲害。1859年,僧格林沁奉命在大沽口布防,不久之后英國人十三艘艦艇組成的艦隊來到八里橋,向清軍發(fā)動猛烈攻擊。由于僧格林沁的嚴密部署和清軍的同仇敵愾,英國人三艘炮艇被擊沉,四百余人被當場擊斃。自1840年來,這是中國軍隊面對西方列強的第一次大勝。僧格林沁實現(xiàn)了這一壯舉。
但洋人畢竟不是吃干飯的,當時中西方的力量實在懸殊,局部勝利只能是一時之利,而勝少敗多才是常態(tài),在接下來的交手中,僧格林沁屢屢敗給洋人,但他確確實實打出了血性尤其是八里橋之戰(zhàn),面對洋人的槍炮,蒙古軍隊一往無前,但無奈落敗。北京城被英法聯(lián)軍攻陷后,咸豐帝想到了和談,作為“戰(zhàn)爭販子”的僧格林沁自然遭到了處理,就如同當年的岳飛一樣,主戰(zhàn)派將領往往被當作和談的犧牲品。
1860年,捻軍起義席卷北方,清政府被迫啟用僧格林沁。這次出征也是僧格林沁一生中最后一次出征。五年后,在一次戰(zhàn)斗中,僧格林沁被誘至捻軍的埋伏圈內,雖然拼死抵抗,但僧格林沁最終沒能突圍。更為諷刺的是,曾經(jīng)痛扁太平天國,大敗洋人的一代巴圖魯,最終居然被捻軍中的一個十六歲小孩所斬,這個小孩甚至在史書中沒有過多記載,僅有他的名字,叫做張皮綆。
還是老話說得好,功夫再高,也怕菜刀。一個人的一生是不可預料的,經(jīng)歷過大風大浪的翻船,有可能在小溝里說翻就翻,看來運氣還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