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探秘志 > 歷史趣聞 > 正文

內閣大學士要被斬首 行刑前:兒子你回家打包行李 吾便可活命

在清朝末年,有一位名叫柏葰的隱相,雖然他沒有宰相的頭銜,但他的權力與當時的宰相李鴻章相當。柏葰是一位經(jīng)歷了風風雨雨的人物。

最令人感慨的時刻是他剛剛升為正一品大官,府邸上下剛剛歡慶不久,他卻因為擔任一場鄉(xiāng)試的主考官而遭到連累,被關進了陰暗的牢獄。究竟發(fā)生了什么事呢?原來,在那次鄉(xiāng)試中,柏葰被人舉報收了當?shù)匾粋叫平齡的紈绔子弟考生的賄賂,使得這個沒有學術成就的考生以第七名的成績高中。
更離奇的是,這位紈绔子弟根本沒有去參加考試,反而去看戲被其他考生看到,自然引起了其他考生的憤怒。這一事件被咸豐皇帝得知后,他非常憤怒,并決定根據(jù)法規(guī)處決柏葰,盡管柏葰并沒有受賄,但他負有重大責任,必須承擔后果。

當宮廷傳出柏葰將被處決的消息時,柏葰本人卻并不擔心。他自認為自己清白無辜,而且作為正一品的高官,怎么可能因為這點小事就被咸豐直接處死,頂多是被貶職流放。所以,在被帶走之前,柏葰還平靜地叫兒子幫他收拾好流放所需的行李。然而最終柏葰卻在自己的盲目自信下喪命。
事實上,在處理這件事時,咸豐皇帝也猶豫不決。一方面,現(xiàn)在徇私舞弊的風氣太過猖獗,咸豐希望借此機會好好打擊一下這些主考官員。然而另一方面,柏葰不幸成為犧牲品。柏葰本來就是備受贊譽的大學士,而且前不久剛剛升為正一品,在朝廷中地位極高,這讓咸豐陷入了困境。最終,咸豐下定決心,將柏葰處以死刑。此后,再也沒有人敢再涉足賄賂之風。

柏葰內閣大學士的一生可謂是命運多舛,他在清朝末年的政治斗爭中經(jīng)歷了許多起伏。他的處決既反映了當時清朝對腐敗現(xiàn)象的嚴厲打擊,也暴露了清朝政治體制的弊端。柏葰的悲劇命運成為了歷史的一筆遺憾,也讓我們反思當時社會的道德風氣和權力運行的合理性。

分享至:

歷史趣聞相關

郵箱不能為空
留下您的寶貴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