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探秘志 > 考古發(fā)現(xiàn) > 正文

韓湘子墓被考古專家打開后,僅發(fā)現(xiàn)這一樣?xùn)|西,專家大呼怎么可

韓湘子,傳說中的“八仙之一”,河南孟州人。韓湘子曾官大理丞,據(jù)說是呂洞賓點化成仙的。韓湘子從小就愛跟道士和尚混在一起,常常出門幾年不回家。一天,韓愈正在家過生日宴會,離家很久的韓湘子突然回來了,蓬頭垢面,很落魄的樣子。韓愈很生氣,正要訓(xùn)斥他,卻見他取來一只泥盆,噴了一口水,泥土里忽然萌芽生枝,長葉吐蕊,頃刻之間,一朵碗大的綠色牡丹在枝頭上迎風(fēng)招展,花瓣上還寫著兩行金字:“云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guān)馬不前。”韓湘子演完這一套戲法,便拱手而去。

事隔多年,韓愈得罪了皇帝,被貶到潮州去,他騎著馬踽踽而行,爬過一座高山大嶺,來到一處關(guān)卡附近,忽然下起大雪來,使他無法繼續(xù)行進。路邊倏然傳出陣陣笛聲,原來是韓湘子,正吹著玉笛在等候著他。一查問,那座高山是秦嶺,那個關(guān)正是藍田關(guān)。韓愈這時才想起當(dāng)初牡丹上的兩句詩,并悟到侄孫韓湘子已是神仙了。

韓湘子墓冢,位于今孟州城東二公里廟底村之西。八米許高,四十余米圍,墓頂有古柏一株;墓前碑樓一座,二米高,一米余寬,內(nèi)嵌青石碑一塊,上書“大唐神仙韓湘子之墓。”四周為青磚砌壁,五尺高,十余丈圍;塋門面南,門額上端有方磚雕刻大字,題額同于墓碑。乾隆年間河陽令仇汝瑚,拜謁后,感嘆地說:“于戲!既神仙矣,焉得有墓?”隨題改為:“唐進士大理寺丞韓公湘之墓。”

當(dāng)年發(fā)掘韓湘子的墓的時候,打開棺槨后才發(fā)現(xiàn)里面埋的并非韓湘子的尸骨,僅有一只靴子。當(dāng)時在場的專家都非常驚訝和不解,都大呼這怎么可能?后來專家們經(jīng)過了多次考證和結(jié)合當(dāng)?shù)氐挠嘘P(guān)傳說,弄清了墓里面埋一只靴子的真正原因。

當(dāng)?shù)赜幸粋傳說,韓愈終生憂國憂民,積勞成疾。唐長慶四年(824年),他病重的時候,十分想念他的侄孫韓湘子,晝思夜想,欲見一面,他不住地向天呼叫:“湘子你在哪里?”話音未止,忽然看到韓湘子駕一塊白云,悠然而至,韓愈扯著他的衣襟,眼淚汪汪,傾訴衷腸。這時韓湘子不由自主地心酸一陣,可他來見,時間又被仙境所限,不能久留,隨留下一只靴子,飄然而去。韓愈捧起這只靴子,讓書童把它珍藏在自已的衣櫥里。

韓愈想著,我出生在河陽(今孟州),樹葉落了要歸根,我死了還要埋在家鄉(xiāng)。死后想見我的侄孫韓湘子,那是太難了。他既成了神仙,留下他這只靴子,便是我一生中最珍貴的紀(jì)念物。于是告訴他的下屬,當(dāng)我死后,抬送故鄉(xiāng)埋葬時,一定要把這只靴子也埋葬故鄉(xiāng),并且要在他的墓前立通石碑,上書:“唐大理丞韓公湘之墓

分享至:

考古發(fā)現(xiàn)相關(guān)

郵箱不能為空
留下您的寶貴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