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之中的芻狗,并非是真的狗,用草編的狗。老子在一生之中的貢獻是非常多的。尤其是所創(chuàng)造的文化價值更是不可估量,是在文壇之中的大人物,道家創(chuàng)始人。在神話傳說,也一直都被視作元始天尊,曾說過一句話,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這句非常隱晦的話語,令眾多人都想不明白。

用草編的狗
芻狗這個詞,都覺得肯定是動物是狗,不是狗也是和狗有關(guān)系的。但實際上確實是狗,可卻不是那么簡單的狗,芻狗在當(dāng)時是一只用草做出來的狗。當(dāng)時老子所在的時代經(jīng)濟是非常落后的,根本就不富裕,需要祭祀,可卻沒有豬牛羊之類的祭品,因此常見的動物,狗就只能用來祭祀。
當(dāng)時發(fā)展的不好肯定不會用真的狗,只能用草編的狗,例如現(xiàn)在和用紙做的各種祭祀品是差不多的道理,用完之后就會被燒掉。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很多人在看到這句詞的時候,都是把最后兩個字當(dāng)做是草狗的意思。其實這句話并不是如此的膚淺,出自于老子的道德經(jīng),芻狗是這句詞中比較重要的兩個字,但還有一個字則是天地不仁的仁字。在這里人字并不是仁義,而是偏愛。
表面字義則是,天地并沒有偏愛誰,都是將萬物當(dāng)芻狗一樣看待,而深層次的則是將芻狗和天地萬物結(jié)合在一起。世間萬物都有屬于自己的節(jié)氣,如果是正逢時節(jié),肯定是會輝煌燦爛的。如是時不逢運,也會衰敗,天地并沒有偏愛誰,大家都是一樣的。

既來之,則安之
老子所說的這句話,具有非常深刻的意義。在如今也是非常適用的,每個人都有著得意的時候,但肯定也會有失落的時候,即便是處于低谷,也不要太過于惆悵,只是屬于自己的還沒有來而已。每個人綻放的時節(jié)是不一樣的。
天地對于萬物都是公平的,并不存在偏愛誰,不要為眼前事而惆悵,帶來的總會來的,也是既來之則安之的意思,而非是后人所領(lǐng)會,以為是罵人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