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探秘志 > 未解之謎 > 動物未解之謎 > 正文

成語故事難道都是騙人的嗎 猴子天生就會數數(不能以偏概全)

成語故事基本上都是演繹出來的,動物也只是能估算數量差異。人們從《莊子齊物論》中,提煉出朝三暮四這個成語,從故事中得知了猴子是懂得數數的。真相是這樣嗎?自然界的動物們是否真的了解數量的概念,這件事情的可信度高嗎?

動物園里的實驗
有科研人員拿動物園里的狒狒做過實驗,它們會自主地選擇更大的數量,這種情況就連小狒狒都能夠理解。獅子也同樣擁有這種技能,斑點鬣狗也會通過對手的叫喊聲,估算出對方的數量,以此來確定是否能夠占據數量方面的優(yōu)勢。動物們能夠大概的估算出數量之間的差異,它們是無法像人類那樣,精確的計算出數字的。

為何會這樣
科研人員發(fā)現,動物大腦的總體積越大,并不能用來衡量它們的認知能力,大腦的大小,與對數字的敏感度之間,其實是沒有太大關系的。動物數數的能力,與大腦皮層中神經元的密度是息息相關的,正因如此,才會對認知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舉一個簡單的例子,相機中像素的數量如果越多,那么分辨率就會越高。眾所周知,靈長類動物是非常聰明的,它們的智商在大多數動物中都是數一數二的,可這并不意味著,它們能夠更好的分辨出數量的多少,神經元的密度才是最關鍵的因素。

數字的概念
科研團隊嘗試過很多種辦法,他們甚至還提供了兩堆食物,一堆明顯會比另外一堆的數量要多,他們想知道動物會如何進行選擇。通過實驗,科研人員發(fā)現自然界的大多數動物們,其實都具備估算數量的能力。10與5之間的差別,它們是能夠明顯分辨出來的,但若是對比6和5的話,動物們的選擇就會比較模糊一些。
分享至:

動物未解之謎相關

郵箱不能為空
留下您的寶貴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