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探秘志 > 未解之謎 > 動物未解之謎 > 正文

白禿鷲 有熟練使用工具的高智商 瀕臨滅絕 僅此地是例外

只有在索科特拉才得以生存
埃及禿鷲,以其潔白的翎毛被稱作白禿鷲,又因為在埃及文化里被作為皇家的標志,并遭受法老王的保護,加上小身型,得到一個有頭無尾的名稱——“法老王的雞”。

最會用工具的鳥
做為埃及禿鷲最有名的高智力標示:它們特別會使用工具,用石頭砸別的大型鳥類的蛋以獲得美味可口新鮮食材。主要目標是鴕鳥蛋、鵜鶘隊蛋和火列蛋,主要取決于禿鷲分布于三大洲范圍之內(nèi)的位置。
有意思的是,對人工喂養(yǎng)和天然的禿鷲的測試表明,這種做法是與生俱來的,砸蛋早已印在DNA里面了。
盡管用專用工具是很了不起,但確實比鴉科巨頭里的棕頸禿鷲略遜一籌——禿鷲們一群群,從遠處窺視,靜靜的等待蛋被禿鷲打破,隨后團體圍堵禿鷲然后進行偷竊、爭奪。

另一方面,除了河卵石做為錘頭外,埃及禿鷲還會用樹技翻卷、搜集羊毛絨用以建巢。
瀕臨滅絕的遭遇
盡管白禿鷲的出現(xiàn)歷史久遠,但遺憾的是,全球生態(tài)保護同盟于2007年公布該物種為世界瀕臨滅絕物種。
有一個海島坐落于亞丁灣河口的也門水域,物種多樣,風(fēng)景跟我們了解的大不一樣。索科特拉存在著約5萬人,與自然共處的包容方法讓埃及禿鷲在這兒迅猛發(fā)展。
僅有的一片樂土

埃及禿鷲一排排站起在哈迪博和卡蘭西亞鎮(zhèn)四周的墻面和垃圾池上;它們提醒牧羊人留意一片羊群的出世或死亡;它們聚在婚慶典禮和野炊周邊,它們徹底不怕人,很樂意與人類一起用餐。
很多人認為埃及禿鷲是禿鷲物種中最美的,有吸引力很高的翎毛與生俱來潔白,還會為自己“畫妝”——禿鷲頭頂部、頭頸、后背的翎毛被它們喜愛的紅土地中的鐵染上了金黃到橘色。尤其是在索科特拉,禿鷲是火焰般明亮的。
分享至:

動物未解之謎相關(guān)

郵箱不能為空
留下您的寶貴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