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探秘志 > 科學探索 > 正文

1克銅就有95萬億億個銅原子,這么小的微粒 究竟是怎么被觀察到的

我們都知道原子是比較小的微粒,1克銅有95萬億億個銅原子,用光學望眼鏡無法觀測。科學家研發(fā)了掃描隧道顯微鏡,后來的原子力顯微鏡,可以對單個原子進行不同位置的掃描,將這些數(shù)據(jù)進行圖像化處理之后,我們就能看到原子的樣子。

 

一直以來,科學家都被原子無法觀測的問題所困擾。他們使用光學顯微鏡來觀測原子,可是可見光觀測中產生了顯著衍射,根本看不清原子的模樣。既然沒有清晰的圖像,那么我們也就無法確定原子的形狀。

 

科學家想了各種各樣的辦法,排除了X射線,伽馬射線,最后想到了用電子來觀察原子。他們制作了一個發(fā)光的玻璃球,用顯微鏡來觀察玻璃球,發(fā)現(xiàn)電子竟然能夠很好的觀測原子。按照這樣的理論,科學家研發(fā)成功電子顯微鏡,這時可以對成片原子進行觀測,只不過仍然做不到單個原子的觀測。
科學家希望能夠觀測每一個原子,他們研發(fā)成功的掃描隧道顯微鏡,很好的解決了這個問題,能夠做到單個原子的掃描。掃描隧道顯微鏡的探針極細,掃描過程中會造成電流發(fā)生漲落,通過將漲落圖像化來確定原子的外觀。

  

后來科學家仍然在不斷的精益求精,他們研發(fā)的原子力顯微鏡擁有更加精細的探頭,利用原子之間的相互作用力,對單個原子的不同位置進行掃描。探頭能夠捕捉到原子的作用力變化,這樣的變化也會形成數(shù)據(jù),進一步圖像化之后就能得到原子的形狀。隨著科技水平的進一步發(fā)展,我們對原子的觀測越來越精確。
分享至:

科學探索相關

郵箱不能為空
留下您的寶貴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