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中國人,應該沒有不知道十二生肖的,因為每個人出生就會有屬相,一般屬相都會伴隨我們一生,雖然用到的機會很少,但也不影響我們對十二生肖的喜愛,你知道12生肖每個動物的來歷嗎?先來和小編一起了解下十二生肖排序表。
估計現(xiàn)在挺多人都背不出12生肖的正確順序,至少小編認識的人里只有2個人能非常快速的背出,雖然不常用但也可以了解一下。
十二生肖的順序: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也就是屬鼠、屬牛、屬虎、屬兔、屬龍、屬蛇、屬馬、屬羊、屬猴、屬雞、屬狗、屬豬。
對于十二生肖是怎么排序的,小編查到了3種說法,具體哪一種是對的大家可以看法來理解,無關對錯哦。
說法一:
當年軒轅黃帝要選十二動物擔任宮廷衛(wèi)士,貓托老鼠報名,老鼠給忘了,結果貓沒有選上,從此與鼠結下冤家。大象也來參賽,被老鼠鉆進鼻子,給趕跑了,其余的動物,原本推牛為首,老鼠卻竄到牛背上,豬也跟著起哄,于是老鼠排第一,豬排最后;⒑妄埐环,被封為山中之王和海中之王,排在鼠和牛的后面。兔子又不服,和龍賽跑,結果排在了龍的前面。狗又不平,一氣之下咬了兔子,為此被罰在了倒數(shù)第二。蛇、馬、羊、猴、雞也經過一番較量,一一排定了位置,最后形成了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的順序。
說法二:
古人依據十二種動物的生活習性和活動特點來安排的,即每一種動物為一個時辰。子時,夜間11點至次日凌晨1點,正是老鼠趁夜深人靜,頻繁活動之時,故稱“子鼠”。丑時,凌晨1點至3點。牛習慣夜間吃草,農家常在深夜起來挑燈喂牛,故稱“丑牛”。寅時,凌晨3點至5點,此時晝伏夜行的老虎最兇猛,古人常會在此時聽到虎嘯聲,故稱“寅虎”。卯時,清晨5點至7點,天剛亮,兔子出窩,喜歡吃帶有晨露的青草,故稱“卯兔”。辰時,早晨7點至9點,此時一般容易起霧,傳說龍喜騰云駕霧,又值旭日東升,蒸蒸日上,故稱“辰龍”。巳時,上午9點至11時,大霧散去,艷陽高照,蛇類出洞覓食,故稱“巳蛇”。午時,中午11點至午后1點,古時野馬未被人類馴服,每當午時,四處奔跑嘶鳴,故稱“午馬”。未時,午后1點至3點,有的地方管此時為“羊出坡”,意思是放羊的好時候,故稱“未羊”。申時,下午3點至5點,太陽偏西了,猴子喜在此時啼叫,故稱“申猴”。酉時,下午5點至7點,屬酉時。太陽落山了,雞在窩前打轉,故稱“酉雞”。戌時,傍晚7點至9點,人勞碌一天,閂門準備休息了。狗臥門前守護,一有動靜,就汪汪大叫,故稱“戌狗”。亥時,夜間9點至11點,夜深人靜,能聽見豬拱槽的聲音,故稱“亥豬”。
說法三:
按陰陽的觀念,將十二種動物分為陰陽兩類,動物的陰與陽是按動物足趾的奇偶參差排定的。動物的前后左右足趾數(shù)一般是相同的,而鼠獨是前足四,后足五,奇偶同體,物以稀為貴,當然排在第一,其后是牛,四趾(偶);虎,五趾(奇);兔,四趾(偶);龍,五趾(奇);蛇,無趾(同偶);馬,一趾(奇);羊,四趾(偶);猴,五趾(奇);雞,四趾(偶);狗,五趾(奇);豬,四趾(偶)。持這種說法的是宋人洪巽,明代學者郎瑛在其基礎上進行了歸類,在其所著的《七修類稿·十二生肖》中提出“地支在下”,因此別陰陽當看足趾數(shù)目。鼠前是四爪,偶數(shù)為陰,后足五爪,奇數(shù)為陽。子時的前半部分為昨夜之陰,后半部分為今日之陽,正好用鼠來象征子。牛、羊、豬蹄分,雞四爪,再加上兔缺唇且四爪,蛇舌分,六者均應合偶數(shù),屬陰,占了六項地支;⑽遄Γ、狗也五爪,馬蹄圓而不分,六者均為奇數(shù),屬陽,連同屬陽的鼠,占了另外六項地支。郎瑛的歸類法,是借洪巽的分類法,二者大同小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