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探秘志 > 歷史趣聞 > 正文

誰引起的八王之亂:賈南風(面丑心惡有政治野心)

八王之亂是史上有名的皇族內(nèi)亂之一,其背景可以追溯到西晉的開國時期,這場戰(zhàn)亂的后果很嚴重,不少百姓被殺,流離失所成為流民,西晉的力量也逐漸耗盡,是社會的災難。那么這么大一場內(nèi)亂究竟是如何引起的?八王之亂的誘因有哪些?是誰引起的八王之亂?今天我們就來一起了解一下吧。

誰引起的八王之亂

真正導致西晉滅亡的因素是因為賈南風的專權(quán),她的囂張跋扈跟慈禧太后她們比起來,可謂是有過之而無不及。賈南風則完全是禍國殃民。她出身將門世家,無意中嫁給了皇帝兒子,擔任太子妃期間做盡壞事,打消了晉武帝懷疑,對楊皇后恩將仇報,利用司馬家族內(nèi)斗,后白癡皇帝即位之后賈南風獨攬大權(quán),也就是她的專權(quán)引發(fā)了史上著名的“八王之亂”。說賈南風就是造成八王之亂的罪魁禍首,這一點沒有任何爭議。

八王之亂簡介

八王之亂是發(fā)生于中國西晉時期的一場皇族為爭奪中央政權(quán)而引發(fā)的內(nèi)亂,因皇后賈南風干政弄權(quán)所引發(fā)。

這次動亂共歷時十六年,分為前后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從元康元年(291年)三月到六月,持續(xù)三個月;第二階段,從元康九年(299年)到光熙元年(306年),歷時七年。其核心人物有汝南王司馬亮、楚王司馬瑋、趙王司馬倫、齊王司馬冏、長沙王司馬乂、成都王司馬穎、河間王司馬颙、東海王司馬越八王。西晉皇族中參與這場動亂的王不止八個,但八王為主要參與者,且《晉書》將八王匯為一列傳,故史稱這次動亂為“八王之亂”。

八王之亂是哪幾個王

八王之亂的八王主要是汝南王司馬亮、楚王司馬瑋、趙王司馬倫、齊王司馬冏、長沙王司馬乂、成都王司馬穎、河間王司馬颙、東海王司馬越。

八王之亂的起因有哪些

引發(fā)八王之亂的直接因素則是賈后專政。晉惠帝的皇后賈南風,是開國元老賈充之女,大司馬衷兩歲,貌丑而兇狠,懷有政治野心,并且手段毒辣。晉武帝時,外戚賈氏和楊氏都有重要的政治地位。晉武帝死后,晉惠帝無能力治理朝政,以致后來引起宗室、外戚爭權(quán)奪利,賈南風得以專權(quán)。而賈南風推行的女性專制主義統(tǒng)治政策則成為八王之亂的直接導火索。另外還有晉武帝司馬炎在安排繼任者人選上的重大失誤以及諸侯的實權(quán)過大等原因。

八王之亂的影響

八王之亂歷時達十六年,期間時有戰(zhàn)亂,后期朝廷已無法掌握全國,受戰(zhàn)亂影響地區(qū)亦愈來愈大。除了諸王互相攻伐的戰(zhàn)事外,期間還有諸多的變亂。

八王之亂的十六年中,參戰(zhàn)諸王多相繼敗亡,人民被殺害者眾多,社會經(jīng)濟嚴重破壞,西晉的力量消耗殆盡,隱伏著的階級矛盾、民族矛盾爆發(fā)。

八王之亂以極端的形式向世人昭示,社會風氣的畸變,造成了秩序的崩潰,把所有的人推向動亂的深淵,給社會帶來深重而又長久的災難。

在八王之亂后,大晉朝軍力減弱。國力迅速衰退,甚至弱到無法抵抗北方少數(shù)民族的地步。最終也成功導致了五胡亂華的發(fā)生。五胡亂華對于漢文化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

分享至:

歷史趣聞相關(guān)

郵箱不能為空
留下您的寶貴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