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探秘志 > 未解之謎 > 動物未解之謎 > 正文

布萊氏鷚:受驚叫聲尖細,站立也不停歇(尾巴上下擺動)

關(guān)于布萊氏鷚,它是單一物種,沒有亞種分化。那么它還有一些什么特征?它的生活習性又是什么樣的呢?接下來大家就跟著小編一起去看看吧。

布萊氏鷚

布萊氏鷚是一種善于鳴叫的小型鳥類,主要分布在不丹、中國、印度、蒙古、緬甸、尼泊爾、俄羅斯、斯里蘭卡等等地區(qū)。它們的繁殖期是在5月,雌鳥每窩大概會產(chǎn)4到6枚卵。孵卵的任務由雌鳥自己承擔,雄鳥給雌鳥喂食。布萊氏鷚會將巢穴建造在草叢地上凹坑內(nèi),枯草葉、枯草莖等是它們筑巢的主要材料。

特征

布萊氏鷚的體型較小,它的體長大約是15到18厘米,體重大約是18到30克。它的上體是暗褐色或者灰褐色,腰部是沙褐色,尾部是沙褐色、黑褐色和白色;下體是淡棕黃色或者沙黃色,頦部和喉部是白色或者皮黃色,胸部是沙棕色。布萊氏鷚的虹膜是暗褐色,嘴巴是肉色,腳是淡褐色,爪子是角褐色。

生活習性

布萊氏鷚喜歡生活在山地森林、灌木叢等等地方,它們通常會成對或者結(jié)成群體活動,一個群體的成員大致會有3到5只。它們的性格機警,在受到驚嚇之后會飛到樹上,并且伴隨著尖細的叫聲,站立的時候尾巴常常上下擺動。鱗翅目幼蟲、金花蟲、甲蟲、螞蟻等昆蟲是它們的主要食物,同時也吃蜘蛛等小型無脊椎動物,以及苔蘚、雜草種子等植物性食物。

現(xiàn)狀和保護

由于布萊氏鷚的分布范圍較為廣泛,再加上種群數(shù)量趨于穩(wěn)定,所以它被評為了沒有生存危機的物種。之后,布萊氏鷚被列入了《世界自然保護聯(lián)盟》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低危、中國國家林業(yè)局2000年發(fā)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jīng)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分享至:

動物未解之謎相關(guān)

郵箱不能為空
留下您的寶貴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