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西藏有一個有名的鬼湖拉昂措,和一個更有名的圣湖瑪旁雍措。為什么兩個相連在一起的湖會有截然不同的稱呼呢?鬼湖之謎令人們疑惑。其實鬼湖和圣湖原本就是一個湖,因為地理的改變使得兩湖相隔,一起來看看西藏鬼湖之謎。
在我國西藏自治區(qū)有一個被稱為鬼湖的拉昂措,鬼湖位于圣湖的附近。同樣的地點卻有兩個截然不同的稱呼,拉昂錯的面積小,僅為269平方公里,湖面海拔4573米,略低于圣湖瑪旁雍措。曾有人試圖測量鬼湖拉昂措的深度,,但僅測量了湖體北端便無果而終,鬼湖之謎的深度至今都是一個未解的謎。
其實圣湖鬼湖原本為一湖,由于氣候變化,湖泊退縮,水面下降,才由一條狹長的小山丘把它倆分開。有一道河槽連接兩湖,當地百姓至今還說兩湖底是相通的,如有一天圣湖沿河槽流入鬼湖,且同時流入金色魚與藍色魚,則鬼湖的水也會變得像圣湖水一般清甜了。
鬼湖拉昂錯與圣湖瑪旁雍措相鄰,兩湖之間的地帶是進出普蘭縣的必經之路。拉昂錯湖屬微咸水湖,由于湖水不能飲用,且湖岸周圍植物絕少,故被稱為“鬼湖”。鬼湖之謎據考證,鬼湖拉昂錯與圣湖瑪旁雍錯曾經確實是相連的,后湖面下降才分成了兩個湖,至今兩湖間還有一河相通,圣湖的水可以流到鬼湖中。
在藏傳佛教中,鬼湖亦被視著圣湖,傳說釋迦牟尼普度眾生,用大米救濟窮苦教徒,現在的湖水是淘米水積聚形成的,因此,佛教徒們常來此頂禮膜拜,這里逐漸成為著名的佛教圣地。與瑪旁雍錯相比,拉昂錯一直被冷落,這主要是因為強加于它的傳言:它是羅剎王的主要聚集地,印度古代《羅摩衍那的故事》中誘拐美女斯達的九頭羅剎王就住在這里,鬼湖之謎看看科學怎么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