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看的諸多電視劇中一直有印象的一個人物就是薛丁山了,因為他武藝高強,而且是一位英雄般的人物,為了保衛(wèi)大唐江山一直在邊境作戰(zhàn),簡直是個戰(zhàn)無不勝的戰(zhàn)神。但是就是這么一個忠心耿耿的人,一家上下卻沒有好結果,落了個被武則天滿門抄斬的結局。這是為什么呢。
據(jù)說薛丁山一家被滿門抄斬是因為他的兒子薛剛。薛剛年少輕狂將皇子給打死了,當時雖然只是下令說念在薛家世代功臣于是只懲罰薛剛一人。但是這樣的處理方式遭到了朝廷上奸佞之臣的反對,他們要求把薛家株連九族。
此建議正中武則天的下懷,薛丁山和其父薛仁貴為了大唐建立了汗馬功勞,甚至薛仁貴還有開國之功,并且多次救過皇帝姓名,最終戰(zhàn)死沙場。功高震主,所以武則天下令將薛丁山滿門抄斬,薛丁山和樊梨花結局只有一死。薛家只有薛剛逃跑而躲過一劫。
薛丁山和其妻樊梨花為唐征戰(zhàn)勞苦功高,后唐高宗李治封其為兩遼王。他們的兒子薛強,在一次事件中失手踢死了太子,當時唐高宗李治在樓上賞景,人群受到驚嚇后將李治觀景的樓撞擊導致坍塌,李治從樓上墜落后受驚,不就就駕崩了。
按照唐朝的法律來說,薛剛犯法應該株連九族,但是唐高宗李治在死前曾和長子交代過,薛家歷代都是忠臣,為國捐軀,忠心耿耿,所以對于薛剛踢死太子,導致圣上駕崩意識就只追究薛剛一個人,不追究薛剛全家。此詔一出,受到全唐上下的佩服。
但是當時把持朝政的張武一黨并不同意此事,他們想趁機除去薛家,于是聯(lián)合當時還不是皇帝的武則天,下令將薛家滿門抄斬,薛家285口人就在自家府邸被挖了大坑活埋。
薛剛在犯事之后就逃走了,因此才幸免于難。背負血海深仇的薛剛在這之后就走上了反唐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