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探秘志 > 未解之謎 > 動物未解之謎 > 正文

爪哇犀:體型較小的單角犀牛(僅在爪哇島少量分布)

爪哇犀是一種單角犀牛,體型比印度犀要小很多,體長普遍只有2.5-3.5米,重量也不超過2.3噸,最長的角也只有20厘米以內(nèi),曾經(jīng)在亞洲分布極為廣泛,但是現(xiàn)在只有印尼和越南才有少量分布,最喜歡在紅樹林和低地雨林中生活。

爪哇犀的外形特征

爪哇犀是單角犀牛的一種,只在鼻子上方長有一根20厘米左右的長角,外形和印度犀牛極為相似,全身都遍布皮膚褶皺,看起來就像是身上披了一套盔甲一樣,并且在靠近邊緣的部分都長有圓形的點狀突起,不過它的體型并沒有印度犀牛那么大,畢竟印度犀牛是世界上最大的單角犀,而爪哇犀的體長最多只有3.5米,體重也不會超過2.3噸。

爪哇犀的生活習性

爪哇犀最喜歡在低地雨林之中生活,平時主要就是吃一些果實或者嫩樹葉等,尤其是在清晨和傍晚的時候是最為活躍的時候,它們雖然長有盔甲狀的褶皺,但實際上這些褶皺縫隙中的皮膚非常脆弱,基本上都需要經(jīng)常的在泥坑中打滾才能防止它被寄生蟲所傷害,所以它非常喜歡泥浴。

爪哇犀雖然體型相比其他的動物都要大上很多,并且還長有極為尖銳的長角,但實際上它的膽子非常小,并且往往會在戰(zhàn)斗中采取逃避的態(tài)度,也不會使用它的角進行防御,但實際上它被逼無奈的時候也會選擇使用它的獠牙。爪哇犀平時還會發(fā)出各種不同的鳴叫,據(jù)說在600米以外的范圍也能聽到。

爪哇犀的種群現(xiàn)狀

爪哇犀原本在國內(nèi)是存在的,但是由于偷獵者過渡獵殺導致1922年的時候國內(nèi)就已經(jīng)沒有爪哇犀了,目前越南境內(nèi)的大部分野生爪哇犀也已經(jīng)被認為滅絕,僅僅只剩下印尼爪哇島上的烏戎庫隆國家公園還存在少量的亞種。但是近親繁殖的次數(shù)越來越多,導致這一種群也無法進行延續(xù)。

分享至:

動物未解之謎相關(guān)

郵箱不能為空
留下您的寶貴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