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姓,中華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350位,它比較少見,相信生活中很多人都沒有遇到過。據(jù)了解,耿姓起源和來歷主要有二:一是出自子姓,以地名為姓,二是出自姬姓,以國名為氏,三是出自他族或他族改姓。
1、得姓始祖:祖乙
耿姓最早起源于子姓,屬于以地名為姓。據(jù)史書記載,商朝第十四代君王名祖乙,因苦于東南方夷人的侵?jǐn)_,他將都城由相(今河南內(nèi)黃)遷到邢(又稱耿)邑,后來的盤庚(商朝第二十代國君)又把都城遷到毫。
邢在古代讀做耿,盤庚遷都后,一部分商朝公族沒有跟隨南遷,仍然留在邢邑。這一部分人就把邢作為自己的姓氏,后來為了與讀音Xíng的邢姓相區(qū)別,將這個姓的寫法改做耿,稱耿姓,他們尊祖乙為其得姓始祖。
2、出自姬姓,以國名為氏
①據(jù)《通志·氏族略·以國為氏》所載,商代末年有一個耿國(今陜西省龍門縣南),周朝建立后耿國滅亡,耿國子孫奔楚為大夫,以國為氏,稱耿氏。
②周朝時,皇室將同姓人封于耿,又為諸侯國(即耿國);春秋時,耿國被晉國滅掉,原耿國公族多以原國名“耿”作為自己的姓氏,成為耿氏的一支,這也是耿姓起源和來歷之一。
3、出自他族或他族改姓
①清高麗人有耿姓,世居博川郡;
②清滿洲人有耿姓,世居沈陽;
③裕固族各爾格茲氏漢姓為耿;
④羌族耿家志(房名),后改姓耿;
⑤今滿、蒙古、土家、錫伯等民族均有此姓。
耿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體,耿姓起源和來歷主要就是以上三處,得姓始祖為商朝君王祖乙,目前在《百家姓》中排名第350位,位于都姓之后,滿姓之前。有興趣的朋友,還可以看看都姓起源和來歷,以及滿姓起源和來歷。
雖然耿姓在百家姓中排名不高,但其人口并不少,當(dāng)代耿姓的人口約99萬,為全國第139位姓氏,大約占全國人口的0.079%。目前,河北、河南、江蘇、山東、安徽是耿姓的主要分布區(qū),五省耿姓大約占全國耿姓人口的62%,其中耿姓的第一大省為河北,大約占全國耿姓人口的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