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探秘志 > 考古發(fā)現(xiàn) > 正文

布拉西龍:西班牙小型恐龍(長4-5米/長有突出冠飾)

布拉西龍是一種體型較小的鴨嘴龍科恐龍,誕生于白堊紀末期的馬斯特里赫特階時期,體長普遍可以達到4-5米,體重只有1.5噸左右,最大的特點就是和鴨嘴龍科恐龍下的賴氏龍類一樣,都擁有著突起的冠飾,第一批化石是在西班牙發(fā)現(xiàn)的。

布拉西龍的體型

布拉西龍屬于小型恐龍的一種,平均體長可以達到4-5米,不僅在鴨嘴龍科恐龍中屬于偏小的體型,而且在目前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的770多種恐龍中也排到了413位左右,幾乎只相當于現(xiàn)代的一頭犀牛大小,類似于寡頭龍、愛氏角龍以及鴨頜龍的體型。

布拉西龍的外形特征

布拉西龍和大部分衍化到后期的賴氏龍亞科恐龍一樣,有著非常修長且扁平的腦袋,脖子細長靈活,尾巴粗壯且挺直,后肢肌肉發(fā)達有力,它的前肢長有非常尖銳的拇指。最明顯的是它的頭頂都長有非常突出的冠飾,并且顴骨獨特,顳下窩狹窄等。

布拉西龍的生活習性

布拉西龍有著典型的鴨嘴龍科恐龍的習性,比如它堅硬的鴨嘴狀嘴巴能夠很好的啃食和咀嚼堅硬植物,由于白堊紀的開花植物生長不是非常多,所以科學家推測布拉西龍很可能是以蕨類植物、蘇鐵等植物為食,它的圓錐狀拇指是用來抵御掠食者的,由于無法很好的防御,所以它們大多是群居生活在一起的。

布拉西龍的化石發(fā)現(xiàn)

布拉西龍最早的一批化石是在西班牙的韋斯卡布拉西地區(qū)發(fā)現(xiàn)的,所以也因此而得名,其中包含了左齒骨、左頜骨碎片等,最終在2010年出版的《加拿大地球科學月刊》中提到這種新種恐龍取名為布拉西龍,這種恐龍和艾瑞龍的不同是它的第二齒骨是沒有的。

分享至:

考古發(fā)現(xiàn)相關

郵箱不能為空
留下您的寶貴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