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最早出現于三疊紀(2.5億年前-2億年前),生存于這期間的恐龍目前出土較少,而太陽神龍就是其中之一,它的發(fā)現有助于古生物學家了解早期恐龍的進化,接下來就隨小編一起去了解看看。
體型:太陽神龍是一種北美洲的小型食肉恐龍,它體長2米,與中國鳥龍、棒爪龍差不多大,體型在目前已知的774種恐龍中排在第527位,生活在距今2.15億年前的晚三疊世。
化石:太陽神龍化石發(fā)現于北美洲美國新墨西哥州幽靈牧場的一個“骨床”,化石比較完整,有完整的骨骼。通過對化石的研究,專家推測太陽神龍是一種新的恐龍物種,生活在三疊紀晚期,是霸王龍和迅猛龍體型較小的早期遠親,它的發(fā)現有助于古生物學家了解早期恐龍的進化。
北美洲發(fā)現的恐龍:北美洲目前發(fā)現了169種已經命名的恐龍,其中在美國發(fā)現了148種,太陽神龍就是其中之一,另外還包括前面介紹過的小盾龍、林木龍等。而在北美洲,還曾發(fā)現過很多出名的恐龍化石,比如恐龍之王霸王龍,還有最大的恐龍易碎雙腔龍等。
1877年,易碎雙腔龍的化石在北美洲被挖掘出,當時考古學家根據部分脊椎化石,推算出易碎雙腔龍的龐大體型,它們最長80米,體重平均大概180噸,最大220噸!另外,易碎雙腔龍身高在14米到16米之間,它是一種食草性恐龍,毫無疑問,它是史上最大的動物……【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