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探秘志 > 考古發(fā)現(xiàn) > 正文

迷你型植食恐龍:樹息龍 僅10厘米長(如麻雀大小)

樹息龍又被稱為檀攀鳥龍,屬于手盜手類恐龍的一種,誕生于侏羅紀末期,體長只有10厘米,差不多只有現(xiàn)代的一只麻雀大小,從化石中能夠看出它的羽毛痕跡,并且比較明顯的體型特點就是它的第三指是非常長且怪異的,尾巴非常的修長,大約是大腿骨的6倍之多,尾巴尖帶有扇形的羽毛。

樹息龍的外形特征

樹息龍的外形和始祖鳥非常相似,但是它的下頜格外的圓潤寬闊,并且它是長有非常細密的小牙齒的,其中前端比根部的牙齒更大一些,樹息龍的下頜處大約包含了12顆之多,并且還帶有偷蛋龍下目恐龍非常典型的特征,那就是下頜骨幾乎是結合在一起的。

樹息龍最大的特點就是尾巴和外側的手指非常長,尤其是其中第三只手指是最長的,大約是其他手指的兩倍還多,這就造成了它的前手掌大多是不對稱的,甚至有些未成年樹息龍還會出現(xiàn)拇指側翻。而樹息龍的尾巴則大多修長到更是占到了體長的一半。

樹息龍的生活習性

樹息龍和其他的小型肉食恐龍非常不一樣的是,它習慣于爬樹,這樣既能躲避大型的食肉恐龍的追捕,也能更方便的找到昆蟲吃,所以這可能也是它的前肢手指會如此之長的一大原因,據(jù)科學家研究,它的第一指帶有內勾的指甲,所以它才能夠通過第三和第一指便捷的進行攀爬。

不過奇怪的是,其他的食肉恐龍基本上都是二指會偏長,但是樹息龍卻是第三指長,并且爪子尤其的發(fā)達。而且樹息龍大多長有非常修長的羽毛,尤其是尾巴上的羽毛非常長,但是它和耀龍一樣,都是沒有飛羽的,所以它不會飛行,但是科學家猜測它可能會從樹上滑行到地面上。

分享至:

考古發(fā)現(xiàn)相關

郵箱不能為空
留下您的寶貴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