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周瑜不僅才貌雙全,性格也絕對不是小氣之人。東吳有位名將叫程普,他輔佐過孫堅、孫策、孫權,被稱為三世虎臣,在將領之中年紀也最大,可想而知此人的資歷豈能看得上周瑜這個小孩子,所以經常會倚老賣老欺辱周瑜,但周瑜從不計較,也不與其斗氣,隨著一場場戰(zhàn)役的勝利,漸漸的程普對周瑜的態(tài)度也有了轉變,甚至越來越敬重年輕的周瑜,并對其他人說和周瑜交朋友的感覺,就如同跟喝了甘甜的酒一樣,讓你不知不覺就醉了。由此可見周瑜不僅不是小氣之人,他的心胸跟他的才智一樣出類拔萃。
那么羅貫中為何將周瑜描寫的如此小肚雞腸呢?據說周瑜第三十八代后人恰是才華橫溢,竭忠盡節(jié)的周敘,他自小聰慧過人,年紀輕輕就金榜題名,而跟他同時代的羅貫中卻每次科舉考試都落榜,所以當羅貫中郁郁寡歡創(chuàng)作《三國演義》時,因嫉妒周瑜的后人,才對周瑜進行了夸張的改編。
當然這些也都是后人的猜測,我們姑且還是相信羅貫中對周瑜的改編只是為了突顯諸葛孔明,揚劉抑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