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在宇宙中是微不足道的,但人類又是偉大的,每個人面對人類的渺小和偉大都有自己的見解。比如在多年之前,一位叫做畢達哥拉斯的人觀察宇宙運動軌跡時提出了“地球是圓的”這一觀點,這個觀點令人們感到奇跡。其實在無邊無際的宇宙當中,地球的體積也是微不足道的,但人們在過去的數(shù)千年時間里,一直認為自己才是宇宙的中心。隨著科學的發(fā)展這個看似“正確”的觀點被打破。
哥白尼的日心說使地球成為行星,太陽也成為了宇宙中心,這個時候地球的地位降低了百倍。隨后的100年時間里,牛頓的萬有引力與開普勒的行星運動規(guī)律使地球的地位從天體中的“第2位”直接進入到了一個無足輕重的位置。當時的地球與七大行星被科學家們稱之為“太陽系”,也就說明了地球只是一個平凡的行星,但經過了200年之后,人們發(fā)現(xiàn)地球與其他行星圍繞的“恒星”是太陽。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是無足輕重的,但這個時候的人們沒有意識到觀察到的“太陽”只是一顆“恒星”,而宇宙中這樣的恒星數(shù)之不盡,地球的地位再次降低了上百倍。人們在后來的發(fā)展中發(fā)現(xiàn)了其他星球,就連地球所在的太陽系在星際當中都算不上一個大的“家族”。
人類的偉大在于觀察、了解并總結宇宙,宇宙雖很大,但它存在的時間并不久,宇宙起源于一次巨大無比的“爆炸”,在爆炸發(fā)生后,宇宙開始膨脹,這一刻的發(fā)生已經過去了138億年,最開始渺小又無法屬性的宇宙迎來了第1顆“恒星”,最后形成了我們熟知的銀河系,又過了數(shù)不清的日子,太陽從銀河系中出現(xiàn),地球與月球相繼出現(xiàn)在銀河系中,經歷了多年,地球上迎來了第1個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