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探秘志 > 歷史趣聞 > 正文

萬歷死后24年明朝就滅亡了嗎

明朝的體制就是皇帝=董事長兼總經理,只不過會讓秘書(司禮監(jiān))和幕僚(內閣)代行一部分權力,但秘書和幕僚是沒法脫離皇帝單獨運行的,正統(tǒng)和萬歷一個是太皇太后張氏聽政、一個是皇太后李氏聽政,大事是要她們蓋章的。嘉靖雖然人品很有問題,但是權謀智商業(yè)務水平可是一流水準,人事權力自始至終牢牢把握,大禮議之后以弱冠之年把那些人精中的人精老臣們壓的服服帖帖。相比之下萬歷能力差了不止一個檔次,業(yè)務態(tài)度更是很有問題放飛自我,明之亡實亡于萬歷這鍋起碼得背一半沒毛病。

萬歷皇帝怠政最突出的表現(xiàn)就是他不及時任命高層管理人員,最猛的時候集團只有一個皇帝、六大部門只有一個總監(jiān)和三個副總監(jiān)、底下很多部門都沒有負責人,甚至各地很多分公司都沒有負責人。另外萬歷皇帝批示文件也很不及時,同樣在位四十多年,他留下來的未處理的文件數(shù)量是他爺爺嘉靖皇帝的十幾倍。

萬歷確實有權利欲,他屬于自己不做事但是也不想讓別人分享權利,導致別人也沒法做事那種。重點不是不上朝,明朝不上朝的皇帝多了,像萬歷這種連六部官員都不任用的,獨一份。萬歷拋開六部派稅監(jiān)礦監(jiān)去搞錢,如果他有本事像朱棣成立司禮監(jiān)那樣,把這種行為固定下來,用制度規(guī)范,那也不失為一種改革,但他明顯沒有。政府機構缺人,自己又沒能力搞一套新的體系填補空缺,最后只能是國家行政體系被破壞。

熹宗搞木匠不管真假,至少他任用了一個權監(jiān)魏忠賢,權監(jiān)忠奸不論,至少國家可以運轉。嘉靖自己修仙,但他用了張聰搞定了楊廷和,用夏言控制朝政,后來用了嚴嵩,嚴嵩忠奸不論,至少嘉靖的意志可以得到施行,國家機器可以正常運轉。高拱張居正都是嘉靖留給后代的,萬歷什么也沒留給后代。

小事不用議,大事自有內閣去處理,這個早會開不開都沒有多大影響,實際上只有朱元璋才堅持每天開早會。后面的皇帝都不是,有的是因為懶,有的是因為身體原因,到最后干脆不開了。嘉靖比萬歷風評好的地方在于水平高,平衡得好,雖然他不上朝,看似沒啥用,但是他對朝局了如指掌,萬歷純粹是怠政,還被那群文臣折磨的要絕食對抗了。舉個不恰當?shù)谋扔,嘉靖就好比漢靈帝,亂而不損曰靈,就是說折騰得天下亂了,但沒有觸及到根基,朝局還能基本穩(wěn)住。而萬歷就相當于漢少帝漢獻帝那種,已經掌控不了局面。

中國古代封建帝國,皇權是一步步加強的,到明清才是封建專制的頂峰,臣子的一切權力都是皇帝給的,皇帝不喜歡可以任意廢除。明朝說是內閣權力很大,然而只是職責給他們的影響,權力來源于皇帝,崇禎十七年,殺二首輔,換五十相,內閣、六部尚書被皇帝任意廢殺,毫無反抗之力。正德、崇禎收拾大宦官,一張紙條就能將其打入地獄。跟曹髦只能帶近侍去反抗,被賈充、成濟當街捅對穿相比,難度完全不是一回事。

明朝皇帝不上朝仍能掌握權力,是因為制度、風氣已經根深蒂固,皇帝很輕易就能掌權,不需要他非常精明努力才能做到。萬歷怠政的結果,是大量官職缺位,政府案牘堆積,各種事務不能及時處理。他怠政不會憑空制造出一股反賊亡了他的國,但國家因此虧空,民生逐漸艱難,這都是在無可避免發(fā)生的事。

分享至:

歷史趣聞相關

郵箱不能為空
留下您的寶貴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