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探秘志 > 歷史趣聞 > 正文

唯一只娶一個老婆的皇帝:一生只寵一個女子 至死不肯碰其她女人

在中國古代,皇帝是享有無上權(quán)力和無限美色的人物,后宮佳麗三千人,風(fēng)流倜儻,不知多少女子為之傾心。然而,在歷史上,卻有一位皇帝,他一生只娶了一個老婆,就是他的皇后。他不納妾,從不寵幸其他女人,對她忠貞不渝,恩愛如初。他就是明朝第九位皇帝——明孝宗朱祐樘。

一、坎坷的童年

朱祐樘,生于1470年7月30日,是明憲宗朱見深的第三個兒子。他的母親是紀(jì)氏,原本是廣西土司紀(jì)姓的女兒,因為父親參與了大藤峽起義而被俘入宮。

紀(jì)氏長相美麗,被明憲宗看中并臨幸了一次,就懷上了朱祐樘。然而,明憲宗最寵愛的卻是萬貴妃,她是朱祐樘成長過程中最大的敵人。

萬貴妃因為自己不能生育,就暗中殺害了所有懷有龍種的妃嬪和宮女,甚至連朱祐樘也不放過。幸虧有太監(jiān)張敏和宮女們的相助,才保住了朱祐樘和紀(jì)氏的性命。

然而,紀(jì)氏還是被貶入冷宮,并在朱祐樘六歲時被毒死。朱祐樘在冷宮中度過了艱難的童年,直到成化十一年(1475年),明憲宗才知道自己還有這么一個兒子,并立他為太子。這段經(jīng)歷讓朱祐樘深刻地體會到了后宮爭斗的殘酷和母親的不幸,也影響了他對愛情和婚姻的看法。

二、一見鐘情的皇后

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朱祐樘迎娶了張氏為太子妃。張氏出生于河北滄州一個平民家庭,其父張巒是一名秀才。按照明代中期以后的選后制度,皇后一般都出身于中等平民家庭,以免權(quán)勢太大而影響朝政。

張氏長相清秀端莊,性格溫柔賢淑,很快就得到了朱祐樘的喜愛。同年九月,明憲宗去世,朱祐樘即位為帝,年號弘治,并冊封張氏為皇后。從此以后,朱祐樘就只有張皇后一個妻子,不再納妃嬪,不再寵幸宮女,一心一意地愛著她。

三、恩愛無間的夫妻

朱祐樘和張皇后是明朝歷史上最為恩愛的一對皇帝夫妻,他們的感情可以用“一生一世一雙人”來形容。每天同起同臥,讀詩作畫,聽琴觀舞,談古論今,朝夕相處。不僅是戀人,也是知己,互相理解,互相支持。

張皇后不干涉朱祐樘的政事,但是在他遇到困難和挫折時,總是用溫柔的話語和體貼的行動來安慰他。朱祐樘也十分尊重和信任張皇后,不讓她受到任何委屈和傷害。兩人之間沒有權(quán)力的爭奪,沒有利益的交換,只有純粹的愛情。晚明學(xué)者黃景昉說:“時張后愛最篤,同上起居,如民間伉儷然。”

四、中興明君的政績

朱祐樘不僅是一位忠于愛人的好男人,也是一位中興明君。他在位期間,為政有德,躬行節(jié)儉,不近聲色,勤于政事,重視司法,大開言路,努力扭轉(zhuǎn)朝政腐爛狀況。他驅(qū)逐了奸佞之臣王振和劉吉等人,任用了王恕、劉大夏等為人正直的大臣,并聽取了他們的忠言和建議。

他還派遣了鄭和等人出使西洋,開拓了海外貿(mào)易和友好關(guān)系。他還重視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和水利工程,減輕賦稅和徭役,提倡教育和科技,鼓勵文化和藝術(shù)。在他的治理下,明朝出現(xiàn)了一個繁榮昌盛的時期,史稱“弘治中興”。

《明史》評價他說:“明有天下,傳世十六,太祖、成祖而外,可稱者仁宗、宣宗、孝宗而已。仁、宣之際,國勢初張,綱紀(jì)修立,淳樸未漓。至成化以來,號為太平無事,而晏安則易耽怠玩,富盛則漸啟驕奢。孝宗獨(dú)能恭儉有制,勤政愛民,兢兢于保泰持盈之道,用使朝序清寧,民物康阜。”

五、凄涼的結(jié)局

朱祐樘和張皇后雖然感情深厚,但是卻沒有留下多少子嗣。他們一共生了兩個兒子和一個女兒,但是其中一個兒子早早夭折了。只剩下一個兒子朱厚照和一個女兒永安公主。朱厚照從小就被父母過分溺愛,沒有受到良好的教育和磨練。

長大后成為了一個荒淫無道、昏庸無能的皇帝。他在位期間任用了奸佞之臣劉瑾和江彬,導(dǎo)致朝政腐爛,民怨沸騰。他還沉溺于酒色,經(jīng)常出游狩獵,不理政事。他的荒唐行為,讓朱祐樘和張皇后十分傷心和失望。他們曾經(jīng)多次勸諫和懲罰他,但是都沒有起到任何效果。他們只能無奈地看著自己的兒子敗壞自己的江山和聲譽(yù)。

張皇后去世后,朱祐樘就再也沒有笑過,也再也沒有碰過其他女人。他每天都去張皇后的陵墓祭拜,并且在陵墓旁邊建了一座寢殿,名為“永壽宮”,就在那里居住。他對張皇后念念不忘,直到1521年去世,年51歲。

在歷史的長河中,朱祐樘和張皇后的故事如一朵明亮的花,雖然凄美而有著深沉的愛。他們的一生,見證了帝王情深,也飽受了家國滄桑。而這段為人稱頌的恩愛佳話,將永遠(yuǎn)鐫刻在中國歷史的篇章中,成為后人敬仰的楷模。

分享至:

歷史趣聞相關(guān)

郵箱不能為空
留下您的寶貴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