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探秘志 > 科學探索 > 正文

天文學家:月壤密度與月球質量自相矛盾 月球內部似乎是空的

月球,地球唯一的天然衛(wèi)星,距離我們約38萬公里。其直徑為3476.28千米,相當于地球的27%,而質量僅為地球的81分之一,引力強度則為地球的六分之一。這些精確測定的數據在天文學家眼中顯得略顯反常。作為一顆行星的衛(wèi)星,月球的巨大規(guī)模相當不同,與之類似的衛(wèi)星,如火衛(wèi)一和火衛(wèi)二,直徑只有幾十千米,外表呈現出兩個不規(guī)則小行星的形態(tài)。

月球不僅在體積上巨大,其地質結構也存在多個謎團。根據美國在1969年到1972年間進行的6次載人登月行動,宇航員們在月球表面部署了地震監(jiān)測儀器。當登月飛船助推器墜落到月球表面時,引起了連續(xù)的地震波,震動在月球內部似乎反復回蕩。這一現象讓科學家們猜測,月球內部很可能存在空腔。

對于月球的形成,目前的理論認為是45億年前一顆火星大小的天體撞上地球,產生的碎片在后來凝聚成了月球。然而,按照這一理論,由撞擊碎片在引力作用下坍塌凝聚而成的月球內部是不可能出現空腔的,也不可能形成一個中空環(huán)境。

除了震波的奇異表現外,月球的土壤密度也讓科學家感到不解。根據從月球帶回的土壤樣本,土壤密度相當大,但按照這個密度計算的月球質量卻比真實質量大得多。這表明,月球土壤的密度要么是從表層逐漸遞減,要么是月球內部空心。只有空心化的月球,才能解釋質量和土壤密度之間的矛盾。

有趣的是,登月宇航員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在晚年的一些采訪中透露了一些關于月球的“不科學”之處。在1994年登月25周年的紀念會上,阿姆斯特朗說:“月球上還有很多等待人類去發(fā)現的,如果挖開月球地表的保護層,還會有新的重大發(fā)現。”盡管這一說法被認為是故意制造懸念,但不可否認的是,登月直播曾中斷了4分30秒,這段時間里發(fā)生了什么,至今仍然是一個謎。

月球中空理論目前還缺乏強有力的證據支撐,其中的疑點也僅僅是獨立存在的問題,難以形成一個完整的解釋。然而,隨著對月球探測的不斷深入,將來有關月球的更多詳細數據將不斷涌現。人類或許將在不久的將來,揭開月球這個宇宙之謎的面紗,進一步探索和利用這個鄰近而神秘的衛(wèi)星。

科學探索相關

郵箱不能為空
留下您的寶貴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