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近代以來科技的發(fā)展,人類開始將目光投向了太空,甚至還計劃尋找適合人類居住的第二個家園,比如火星,再比如月球。
因為月球?qū)τ谖覀儊碚f,是除地球以外最熟悉的星球,它在地球誕生后不久就圍繞在地球身邊,可以說是伴隨了整個地球生命的演化過程。
今天從地球上看38萬公里外的月球潔白無瑕,無愧于白玉盤這一稱號,但根據(jù)NASA科學家的估算,目前月球上其實至少有200多噸垃圾。
看到這里有些人可能要奇怪了,因為雖然地球上的人類每天要制造4.5億噸垃圾,但這是地球上70多億人共同努力的結(jié)果,而月球上現(xiàn)在一個人也沒有,曾經(jīng)到過月球的也不過區(qū)區(qū)12個人,為啥還能有200多噸垃圾呢?
這些月球垃圾是哪來的?
答案是美國人扔在月球上的
因為上世紀50年代到60年代,美國看到蘇聯(lián)在航天方面的成就后,不甘落后地提出了載人登月計劃。1969年阿波羅11號載著三名宇航員在月球成功著陸,并帶回了珍貴的月球土壤樣本,在隨后的幾年內(nèi)又多次載人登月,前后共將12名宇航員送上了月球。
而每次登陸月球,宇航員都會在月球停留幾十個小時,在這期間宇航員的日常生活就會產(chǎn)生許多廢棄物,其中就包括生活垃圾以及尿袋甚至糞便等,由于返回艙并沒有為這些垃圾準備空間,所以它們就被留在了月球。
除了宇航員自身產(chǎn)生的垃圾外,還有一些任務完成后留下的廢棄物。
比如1969年7月16日,阿姆斯特朗乘坐阿波羅11號登上了月球,成為了第一個在月球上行走的人,并且說出了后來常被人引用的話:“這是我的一小步,但卻是人類的一大步”。
而美國作為第一個登上除地球外其他星球的國家,自然要留下一些東西的,于是就在月球上插上了美國國旗作為自己來過的證據(jù)。并且為了盡可能地獲取月球信息,還會在月球上留下相關探測道具,比如一些拍攝和監(jiān)測的儀器,這樣返航后也可以繼續(xù)對月球進行研究。
最后還有登月飛船的廢棄部分,因為飛船在登陸月球時通常會放下著陸架,而著陸架十分沉重,所以返航時登月艙不會重新拾起著陸架,而是直接和上半部分的載人艙一起飛走了,著陸架就永遠地與月球作伴了。
除了載人登月外,探測器登月也同樣會產(chǎn)生垃圾
比如俄羅斯印度日本等,都向月球發(fā)射過多個人造衛(wèi)星探測器。這些探測器不用考慮返航,所以在燃料耗盡時就登陸月球,開啟在月球的探測之旅。等到儀器逐漸老化或發(fā)生故障后,這些探測器就永遠靜止在了月球上。
雖然以目前的技術來看,把垃圾帶回來并不現(xiàn)實,但這200多噸月球垃圾其實也不會對月球產(chǎn)生什么影響,因為月球接近真空狀態(tài),沒有大氣和水分子,更不會產(chǎn)生細菌和微生物,即便人類的糞便中含有細菌,也會在月球極端的晝夜溫差死亡,而不會逐漸繁衍變異。
其實等未來有能力大規(guī)模載人登月了,這些古早時期留在月球的垃圾很可能還會變成古董,或者成為歷史的見證,它們將有可能從垃圾搖身一變成為展覽品放進博物館,以此來紀念早期宇航時代人類文明的毅力和勇氣。
目前已經(jīng)確定要在月球建立基地并長時間駐留的,只有我國的嫦娥工程和美國的阿爾忒彌斯計劃,這兩個計劃都將在月球建立一個較為完善的生產(chǎn)生活基地,到時候就算產(chǎn)生垃圾也能就地處理,甚至把垃圾變廢為寶。
月球作為地球唯一的天然衛(wèi)星,一直像地球的保護神一樣為地球阻擋了許多天外來客的攻擊,從探測器傳回來的照片中可以看到,月球背面有著數(shù)不清的大大小小的隕石坑,如果沒有月球,這些隕石可能會直接奔向地球。
假如地球在孕育生命的關鍵階段遭到接二連三的隕石攻擊,別說人類會不會存在,地球上有沒有生命都難說,所以無論是對地球還是對人類而言,月球都是極其重要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