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探秘志 > 科學(xué)探索 > 正文

連光都要飛一年,真實的太陽系,范圍之大遠超你的想象

很多人對太陽系其實缺乏一個清晰的認知,以為太陽系不過是銀河系中的一粒沙子,銀河系也不過是宇宙的一粒沙子。

然而你知道嗎?

從太陽表面發(fā)出的光,需要飛行一年時間才能到達太陽系邊緣的奧爾特云,然后才算是飛出了太陽系進入了星際空間,與之相對應(yīng)的旅行者一號發(fā)射已經(jīng)46年了,現(xiàn)在才飛出了太陽系日球?qū),還得至少3萬年才能飛出太陽系。

在太陽光子以光速出發(fā)的時候,地球正在1.5億公里之外的太空中等著它們,要等到8分20秒之后太陽光才能到達地球,這也意味著如果太陽突然熄滅,地球上的我們也得等8分20秒之后才知道,畢竟宇宙中光速最快。

然而地球才只是太陽系由內(nèi)到外的第三顆行星而已,在它之外還有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與之相對的還有一個冷知識,那就是地球和月球之間38萬公里的距離,能并排放下太陽系所有行星,太空的空曠在此刻一覽無余。

現(xiàn)代天文學(xué)家在測定太陽系內(nèi)星球的距離時,用千米太遠,用光年又太長,所以一般都用天文單位,一個天文單位是1.5億公里,簡稱1AU。

在這種情況下,從太陽到水星0.4AU,到金星0.7AU,到地球1AU,火星1.5AU,木星5.2AU,土星9.6AU,天王星19.2AU,海王星30AU,更遠的冥王星因為很早就被開除出了行星行列,所以并不用統(tǒng)計。

然而在天文學(xué)家看來,不論太陽系行星的邊緣是海王星還是冥王星,本質(zhì)上都還位于太陽系內(nèi)部,距離真正的太陽系邊緣還有很遠的距離,因為任何一個恒星系在形成之后,當年恒星誕生時留下物質(zhì)都會在遠離恒星的地方,形成一個包裹恒星的殘余星云,對太陽系而言就是奧爾特云。

奧爾特云的直徑達到了兩光年,其中大部分是太陽形成后剩下的彗星碎片,它們像一層保護殼一樣包裹著太陽系內(nèi)的各個星球。

不過以現(xiàn)在的技術(shù)而言,我們是絕無可能到達奧爾特云附近的,因為化學(xué)動力火箭加上引力彈弓的速度實在是太慢了,連光速的1%都達不到,對于遠在1光年之外的奧爾特云來說,人類文明目前的宇航速度就是烏龜爬。

那么現(xiàn)階段人類有沒有其他更快的推進方式了呢?

答案是有,它被稱為光帆飛船或者光壓推進,在可控核聚變技術(shù)似乎永遠只有50年的情況下,NASA已經(jīng)在地球附近的太空中完成了多次太陽帆的展開,在這種情況下,未來的人類完全有能力制造面積達到數(shù)平方公里甚至更大的太陽帆,把它們運到近地軌道展開后,即可以利用太陽光進行加速,地球上也能發(fā)射強激光加速。

在劉慈欣的科幻小說《中國太陽》里,主角最后就是用類似太陽光帆的裝置開啟了自己的星際遠航,在人體冬眠技術(shù)的幫助下,光帆將在太陽光的加速下達到光速的10%甚至更快,并且每經(jīng)過一顆恒星還能再利用它的光壓進行加速。

理論上來說,只要光帆飛船足夠堅韌且路上不會被突然出現(xiàn)的小行星撞壞,它完全可以成為人類有史以來制造的速度最快的航天器。

分享至:

科學(xué)探索相關(guān)

郵箱不能為空
留下您的寶貴意見